《论教养》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论教养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能够领悟怎么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么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 1.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生活细节,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出示视频。(教养就是一种文化和品德修养,归根到底,教养就是:心中有他人) 师:一个人的高贵不在能力,在于骨子里的教养。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一直教育儿子要注意生活中的习惯和礼节。例如:到别人家中,要脱下围巾,以示礼貌;见到师长或老年人,“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以表敬重。在他看来,一个人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声名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能力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教养与修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出示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么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在本篇文章中利哈乔夫告诉我们,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可以得之于自我修行和养成。只有把培养优雅风度、追求高尚人格作为人生目标,自觉践行得体文明的处事方式。 (2)辨析字词 学生自主阅读,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 理清层次 (1)解析题目 齐读课题《论教养》,思考: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从“论”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议论文。(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回顾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论教养”也可以看作这篇文章的论题。 文体知识(出示思维导图) 1、三要素 2、常见结构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3、语言特点 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彩。 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呢?论题是论点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 阅读课文,概括作者围绕“教养”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教养的外在表现)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重申“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教养的思想核心) 文章是如何论述中心论点的? 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②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 ③从待人处事等角度论述一个人是否有教养。 ④优雅风度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教养。 ⑤归纳结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几分智慧,便会自然地拥有优雅风度并将修养的举止付诸实践。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一下问题: (1)读课文第一段,说说文章开头段有什么特点?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读第3自然段,说说她在语言上有何妙处? ①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贸然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为一篇”论教育“为题的文章,这样的遣词造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良好教养。 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只在公众场合才能体现出教养,在家里却对亲人漠不关心,缺少体恤,那么他在公共场合可能就是为做样子,有教养是假象。所以在家里往往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色或者说本质。一个人在家里没有教养,在外面却彬彬有礼的人,甚至可能是一个自私虚伪的人。 阅读第11、12自然段,回答问题: 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1、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2、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3、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4、重承诺,稳重随和。 …… 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对比论证) 联系实际 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体现好的教养的言行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1.本文的论题是教养,这一部分却在说优雅风度,作者是否偏题了 没有,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内核。 2.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3.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①提出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②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③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④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4.风度、优雅与教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优雅是有教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有教养”的重要因素。一个人越是有教养,行为举止就越优雅,反之亦然。“风度”和“优雅”都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教养”是“风度”和“优雅”的内核,而“教养”的核心是敬重、珍惜和爱,做有教养的人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4、阅读第四部分,思考: 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学以致用 参考课文内容,说说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持优雅和风度? 品析语言 说一说下面句子画线词语的作用。 ②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六、作业 结合在家里、学校、社会自己是否有文中所批评的现象存在,写一篇剖析自我,认识自我的文章。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深度思维而设计,并希望以此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希望学生能够借此机会懂得尊重他人,友爱他人。 结束语:“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为人的教养,需要深思熟虑,再三考量。真正决定一个人高低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也不是生活上的高贵,而是一个人的教养真正的教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随时随地自我约束的准则。让我们一起努力,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结合学习生活实例,自我剖析,深入地理解“教养”内涵,并充分利用文本旁批和课程资源,将其融会贯通,进行教学,教会学生自主读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