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3 19: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改革
历史发展的趋势: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政治上民主化,法治化
思想上民主平等自由
这种改变从西欧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自上而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俄罗斯帝国:
占亚欧大陆面积42%
占地球陆地面积1/6
一、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5、6世纪
16世纪初
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被蒙古
征服
东斯拉夫人迁至东欧平原
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基督教化
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皇帝)”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17.18世纪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达到鼎盛,进入帝国时代。
材料一:俄国统治者最初采用分封土地,贵族服兵役的的方式在维系统治。俄国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竭力加强对他们的人身控制。国家为获得贵族的支持,颁布法律,地主可以无限期第追回逃亡农民,甚至可以追回逃亡农民的妻子儿女。最终农奴制法律化。
俄国农奴制较发达,农奴制既是俄国统治的政治基础也是其经济基础。(前期,农奴制有利于巩固统治)
统一后,俄国的基本政治情况
十七世纪
西欧
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逐步上升为世界领先地位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摘自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沙俄
封闭、落后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目的)
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拖延就是死亡”
荷兰赞丹镇造
船厂学徒的彼得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在彼得的游历生涯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便不能使俄国富强。
方面 改革前(问题) 改革后
政治 中央政务……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军事 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并且没有常备军,无国防。 用兵时贵族自带武器组成临时军队出征,战后解散。
经济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文化 学校数量少,质量差,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时代的要求。
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贵族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改革后:
材料一:1725年俄国军事、经济发展数据
常备军 舰只 水手 近代工场 生铁产量
20余万 (训练有素) 895艘 (以前无) 28000人 (以前无) 240多个 (规模较大) 160万普特
(世界前列)
影响:
①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与瑞典的战争:改革前;俄军虽数量占绝对优势,却因号令不一、组织混乱而全线崩溃,几乎全军覆没,此役死去的俄军达1.5万人,而瑞典则只有667人阵亡。这一战不但让俄国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也让整个欧洲为之震动。彼得狼狈逃回莫斯科。改革后,俄国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建新都圣彼得堡。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恩格斯:彼得大帝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彼得大帝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改革“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但是工厂主购买农奴时必须把村庄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去工场做工,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
——《世界史·近代卷》
局限性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强化了农奴制)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材料一: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需要花费。”
材料三:大批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农经商。
农奴购买力低—市场狭小
生产效率低 —技术落后
自由受限—劳动力缺乏
俄国农奴制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农奴暴动次数
改变没有自由与尊严的生活
1、改革的背景
英国的汽船
俄国的帆船
克里木战争
俄国同英法联军作战。俄军使用的滑膛枪,射程只有英法联军的1/3,俄国海军依旧是帆船,联军已是汽船。俄国南方没有铁路,依靠马车运输,联军依靠铁路运输。最终,俄军惨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汽船与帆船之战
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激化了国内矛盾。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1.“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指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 )
自由劳动力
资金
积极:①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改革后“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农民为赎买土地缴纳了大量赎金,经济陷入贫困,不得不又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获得解放的农奴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这些剥削方式都是农奴制的残余。”
——《世界史·近代卷下》
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俄国的改革(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
开启近代化进程;强化农奴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保留封建残余
地主阶级封建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