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文明历程视频《大秦帝国》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2课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一: 楚庄王曾经率军到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定王派来劳军的代表王孙满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周天子以德服天下,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楚庄王说:“你无法阻止我铸九鼎。楚国单用折掉戟的钩尖,就足以铸造九鼎。”
材料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宗法分封制崩溃进入历史 思考:这些材料都反映出什么问题?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人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孔子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史料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2.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3.商鞅变法,横扫六国商鞅(1)商鞅变法,秦国日强;(2)横扫六国,完成统一;
秦王嬴政 公元前221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王扫六合 》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东到东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 请结合课本总结:
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政治制度来加强统治,保证统一?(归纳概括)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自主探究 “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矛盾:皇权vs相权)“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矛盾:中央vs地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概念:知识结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前提:秦的大一统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选拔考察官吏制度:制定秦律:权力的高度集中其他: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主要内容建立皇帝制度: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妙妙之身,兴兵诛暴乱……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在探讨什么问题?其核心是什么?“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列).”
——《史记》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伏羲、神农、燧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①建立皇帝制度: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1:皇权至上
表现2:皇位世袭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军务
(虚有其位)特点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皇帝军国 大权权力集中 皇权至上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问题:从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哪些社会发展情况?问题:从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秦汉时期
的哪些社会发展情况?
治粟内史或大司农的设置,说明农业是
我国的主要生产部门;
刑狱、司法部门的设置,表明维护社会
治安是国家机构的主要任务;
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部门的出现,说明处理
民族关系开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
说明秦朝起我国已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材料三:(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解析与探究)郡县县令、县丞、县尉郡守、郡丞、郡尉①形成过程:春秋初设;
战国广泛;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② 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③ 郡县制的作用:基层机构呢?(1)地方制度: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郡县官吏有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相
同
点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历史影响
血缘
划分依据拥有封地和爵位官吏权利世袭官员产生
不
同
点郡县制分封制
比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皇帝任免,不能世袭有俸禄无封地地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都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产生过积极作用目的性质作用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秦琅琊刻石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史料见证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解决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国家统一皇帝太尉、丞相、
御史大夫九卿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三老、啬(sè)夫、游徼(jiǎo)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示意图中
央郡县乡结合示意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朝政治制度特点: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行政制度。
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地方服从中央(1)皇帝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3)地方行政:郡县制(1)选官和考核制度(2)法律制度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内容2.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3)修建长城、驰道、直道(4)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1)制定选官制度选拔资格:
①家中有一定财产;
②会书写懂法律;
③年龄限制。
考察制度:
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
②官员自报政绩。2.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作用:
对世卿世禄的否定、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扩大统治阶层。
(2)法律制度云梦睡虎地秦简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史记·李斯列传》2.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指导思想:
目的:
作用:(2)法律制度:严刑苛法--细密 严苛轻罪重罚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的有力工具 ,
但容易激起民愤 , 加剧阶级矛盾。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3)修建长城、驰道、直道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文字
小篆秦半两钱秦 权(1)皇帝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3)地方行政:郡县制(1)选官和考核制度(2)法律制度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2.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3)修建长城、驰道、直道(4)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1)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有进步性)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基础
(3)影响到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积极与消极)3、中央集权制的重大影响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积极: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
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中央权力越集中越好吗?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危害尤甚----表现在:钳制思想文化、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知识结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前提:秦的大一统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选拔考察官吏制度:制定秦律:权力的高度集中影响:千秋功过,你我评说:
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功绩:①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一中国②建立一套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2000多年③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过错:①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力②焚书坑儒钳制文化③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
结论:功大于过思考:
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什么秦朝还会成为二世而亡(15年)的短命王朝?其速亡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柳宗元《封建论》 一套新制度的确立非短时间能够完成,巩固新制度还需要实践。秦虽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承袭秦制的汉代在地方制度的设置上又出现了反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探究。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