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7 15: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师:刘美迪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
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1、是什么?2、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 有制呢?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是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返回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yù?)。
——《礼记·王制》 大量未开垦土地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想要购买土地 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2).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1).瓦解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3).私有制确立过程税制改革:齐:相地而衰征
鲁:初税亩
秦国:商秧变法,“改帝王之制,除
井田,民得卖买”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卖地契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私有土地的主要经营方式有哪些?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 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原因:土地兼并3)、概括租佃制发展历程。战国——汉代——宋代以后——--明清
产生——比较普遍——日益普遍化——普遍化
自耕农经济(明清以前)租佃经营(明清时期)4).影响: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雇佣劳动关系)
明代地契清代地契东汉陶城堡(城堡是豪强地主为保卫田庄而建)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内的壁画,重现了庄园农、林、牧、渔等生产的情况。东汉收租图东汉陶俑(反映了东
汉庄园内农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