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共6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7 15: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3张PPT。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习目标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
全面战争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2、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1、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一)局部战争3、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5、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区6、1939年3月,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 结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结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就是为了战争。 ——希特勒轴心国

如何体会《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实质?(二)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原因:与英美法矛盾日益加深,为了维护共同利益2、旗号: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3、过程: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7年三国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法西斯军事侵略同盟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希特勒思考: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1、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他们的侵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2、欺骗、麻痹西方大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不可避免地将与英法等国冲突)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一)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1、背景: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2、核心内容:
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二)亚非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中国的抗日战争2、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3、西班牙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三)作用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没能遏制二战的全面爆发。1936年1月24日 埃塞俄比亚军队在马加里抗击意大利东北人民抵抗日军进攻三、英、法、美的对策(一)英法的绥靖政策1、绥靖政策含义: 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实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不惜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企图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2、表现: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1936年德军进入
莱茵非武装区奥地利1938年3月德国吞并
奥地利1938年9月,
德国根据慕尼黑
协议进入苏台德区
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会议:达拉第,张伯伦,希特勒慕尼黑阴谋 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 《慕尼黑协议》的签订“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张伯伦(英国首相)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 谋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慕尼黑协定》的严重后果:
①背着当事国将其领土割让给德国,出卖弱小国家
②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吞并捷克),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③大大增强了德国经济和军事力量,提高了希特勒的国内威望
④削弱了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
⑤打击了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使苏对英法信任度下降,后于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
2、英法国内政治状况复杂,一部分人因“凡尔赛和约” 制裁德国而有负罪感。
3、“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4、法西斯打出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英法对苏联的本能仇恨,无视弱小国家利益。3、英法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4、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1、罗斯福新政,忙于恢复国内经济
2、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3、外交需要:
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 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原因·不·需·要·的·战·争!“
(The Unnecessary War)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
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
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4、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及法国的沦亡是英法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影响:1、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2、增加了苏联对西方大国的不信任,致使了构筑集体安全的落空。3、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5、绥靖政策的危害1.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3.导致了西方大国与苏联的互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6、教训:
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
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大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1、加速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
①《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
②英法与苏联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希望渺茫
③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德国免去后顾之忧加速了战争爆发进程非 洲“荒唐的伴侣”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
然而在当时是高度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
虑,就同任何其他国家政府首脑的考虑一样,是他
自己国家的安全 。
—丘吉尔波兰骑兵:迅速展开机动的波兰骑兵部队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装甲部队概念: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 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 胜利。闪电战特点:进攻性、速决性、以夺取
制空权为先等 古德里安
“闪电战”创始人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踏过波兰军人的血肉之躯,向着华沙推进(一)德国入侵波兰(1939.9.1—10.5)东方战线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1、波方: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部署不当;2、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
量强大,战术先进.3、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
波兰孤立无援.4、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波兰的迅速灭亡波兰的盟友英法在西线“宣而不战”导致其迅速灭亡要是法国军队在广阔的战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
——一位纳粹将军的自白法军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 二战全面爆发以后,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
“奇怪战争”
“静坐战争”。 马奇诺防线 法国在一战后在东北法德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全长750公里,涵盖整个法德边界。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 1928年开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 2、二战的初期阶段1、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奇怪战争” “静坐战争”2、德国突袭北欧
1940.4-6丹麦、挪威3、德国突袭西欧
1940.5-6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二) 法国的沦陷(1940.5—6.22)德军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兵分三路进攻西欧。“曼施坦因计划”阿登山区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万军队1940年6月14日清晨,德军第4军的步兵师进占“不设防城市”巴黎法国的沦陷与投降在1940年6月,贡比涅森林的那节车厢里,将会雪耻德国在一战的失败,在同样的车厢里,现在是反过来接受夙敌法国投降的时候了。还没进车厢的希特勒居然兴奋的跳起了吉格舞(奥地利的一种民族舞蹈) 一个拥有5000万人口、号称“头号陆军大国”的法兰西,仅在战争爆发6周内使一败涂地,沦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法国沦陷后,坚决主张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夏尔·戴高乐将军于6月17日流亡英国,组建了“自由法国”继续抵抗法西斯。希特勒及其部下在巴黎市中心埃菲尔铁塔下走过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 但在遭受进攻后6周内即遭败亡,原因何在?法国败亡的原因分析 1、军事理论落后,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熟视无睹。3、长期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国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外部原因)(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丘吉尔上台戈林:仅德国空军就可以使英国人跪下来舔德国人的靴子
丘吉尔:我们将战斗到底,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决不投降■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 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无畏首相---丘吉尔PK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战争史上, 还从来不曾有如此多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大的好处。
——丘吉尔在国会讲话德空军轰炸伦敦丘吉尔视察被炸地区 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馆的门上,“照常营业”的招牌依然在诱惑着顾客。
原因:
英国方面:
1、空军数量处于劣势,但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2、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3、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
空军处于优势,但他过领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影响:
1、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2、为后来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提供根据地;
3、打击了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4、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希特勒在对着月亮高喊:“进攻英国!” 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北非战场一、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③持久抗战,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淞沪等会战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等④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
成部分……埃塞俄比亚地中海红 海印度洋索马里 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但并没有把意大利最需要的石油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仍然对意大利军队开放.
美国推行所谓的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但意大利却可以通过德国转手得到武器.
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分析
⑶失利原因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战术指导思想失误
缺乏国际援助——
绥靖政策
意军强大残忍——
施放毒气……(4)特点与影响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1936年1月,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左翼共和联盟、工团主义党等左派政党组织签订了人民阵线公约,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出人民阵线纲领。2月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新政府。西班牙国旗【提示思考】西班牙人民阵线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西班牙内战(“小二战”)1936年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元凶——佛朗哥 1936年人民阵线组成的共和国政府 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表现: 西班牙内战头两年德意向叛军提供的武器装备 据有关统计,在整个内战期间,德意派往西班牙的军队分别达到5万和15万人,提供的援助总额分别为5亿马克和15亿里拉。原因:
1.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
2.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3.把西班牙变为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非 洲地 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 洋从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干涉西班牙内战?导致了什么影响?西班牙内战2)世界进步力量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持:
苏联和“国际纵队”大力援助;
3)西方大国的态度:
①英法“不干涉政策”
②美国“中立”政策
3、性质:
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4、结果:
1939年3月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为什么?现代主义美术名画作品《格尔尼卡》1937年,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进行野蛮轰炸,大量平民伤亡。画家义愤填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该画,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一个德国法西斯分子看过后问画家:“这是您的杰作吗?”画家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海明威与西班牙内战《战地钟声》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了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1940年,《战地钟声》问世。 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钟为谁鸣》 德国最先杀共产党员,我因为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没有抗议。
随后他们杀犹太人,我因为不是犹太人,所以没有抗议。
后来,他们杀工会会员,我因为不是工会会员,所以没有抗议。
再后他们杀天主教徒,我因为不是天主教徒,所以没有抗议。
最后他们拿着屠刀奔我来了,这时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人起来抗议了。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是为你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