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师说 同步必刷题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师说 同步必刷题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4: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0 师说
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难度:中  建议用时:30分钟

谄媚奉承
固定的
赠送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动词,学习 
名词,老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同“授”,传授
同“否”
第六单元 10、师说
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意动用法,以……为耻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第六单元 10、师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那么,就。C项,都是介词,向。D,介词,比/语气词,表反问。故选C。
C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6.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子,古时可以指未成年的男子,也可以指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文中指前者。
C. “巫医”指古代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B. “句读”是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俗称“断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处为句。
D. “乐师”在文中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唐代将技术高超的乐师称为善才。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处为句”错,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B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小学:小的方面。遗:放弃。明:明智。(2)齿:并列、排列。乃:竟。(3)贤:超过。术业:学术技艺。攻:学习、研究。
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
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解析
【方法总结】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直译主要用“对、换、留、删、补、调”等方法。
①“对”,就是对译法,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尽可能地把原文的单音节词,对应地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②“换”,就是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此法主要用于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句。
③“留”,就是保留法,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
④“删”,就是删除法,指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偏义复词中的陪衬等。
⑤“补”,就是增补法,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⑥“调” ,就是调整法,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知识基础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默写名篇名句 难度:易  建议用时:2分钟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领悟道理有早有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受,惑;(2)羞,谀;(3)攻。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体裁:说理散文 难度:中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 己 而 非 人 俗 之 同 病 学 有 未 达 强 以 为 知 理 有 未 安 妄 以 臆 度 如 是 则 终 身 几 无 可 问 之 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 .  
 . .  
 . .  
 . .  
刷文言文阅读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学有未达”与“理有未安”句式结构相同,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是己而非人”中的“是”与“非”相对,整个句子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
C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民,古代贤人,也可泛指古人,本文中取古代贤人之意。
B.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东汉以后亦泛指平民百姓。
C.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之一。
D.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称呼,后成为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本文中即为此意。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本文中即为此意”错。文中“夫子”指的是孔子。
D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 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破疑有得。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用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 第3段阐述古人以好问为典范,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D. 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错误。由原文可知,在第2段中,作者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B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所不知:“所”字结构,不知道的。为……所:表被动。(2)是故:因此。贱:地位低的人。不肖:不贤德的人。
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
第六单元 10、师说
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刷文言文阅读
13. 刘开认为,向“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分别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2段详细论说了对“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的意义,只要能找到“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再进行适当的翻译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①向“贤于己者”询问,可以破除疑问,解决疑惑;②向“不如己者”询问,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点见解就可以了;③向“等于己者”询问,可以共同研究,一同进步。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询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产生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
(对)比自己才德优秀的人,向他们询问,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来求得一点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古代的人虚心并乐于采纳有益的意见,不挑选事情去询问,不挑选人去询问,(只要)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就可以了。因此狂放的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下的樵夫,古代贤人也向他询问。舜有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了解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认为自己对而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才德优秀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询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第六单元 10、师说
刷文言文阅读
聪明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一定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真理不会由某些人独占,学习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那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却争着以询问为耻,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
第六单元 10、师说
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