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随文识记“泻、鳞”等6 个生字,会写“潜、试”等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意、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想象和图片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4.通过举例说明和联系生活现实,合作探究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激发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意、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难点:能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想象和图片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PPT)家国情怀是诗人们咏唱不尽的主题,(PPT)《古诗三首》中,我们倾听了陆游对儿子诉说着统一之盼;林升向权贵们诉说着忧国之思;龚自珍则用一个“劝”字,对统治者诉说着兴国之策。不同的“说”(板书: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是人,却表达着共同的爱国情、强国梦。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板书:少年中国(节选)),听听梁启超又在说着怎样的爱国情、强国梦。
二、解析题目,走进文本
学古文,先从题目始。这个题目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预设:节选)
《少年中国说》原文三千多字,这里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题目中还有哪个字比较费解?(预设:说)
(PPT)“说”是一种文体,一般放在题目的后面,表明这篇文章是用来发表观点的。
关于题目,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为什么说“少年中国”,而不是“美丽中国”等/“少年中国”是什么样子?)
学贵有疑,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寻找答案吧。(板书:少年中国)
三、认识少年中国
快速默读全文,找出描写少年中国的段落。(预设:第二自然段)
(PPT)我们一起到第二自然段中去看看梁启超先生梦中的“少年中国”的模样。
先来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同学们读的既响亮又准确。你们发现了这一段有什么特点吗?(预设:都是四字词语/每句长短一样,都是四个字)
你真善于观察,四字小句,八字一句,一共十句,既有节奏又连贯。谁来用你的声音展示一下这段文字的节奏美?
你还有什么发现?(预设:词语很顺口/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句子都押韵/双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押ang韵)
(PPT)你们真是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小技巧。让我们把这些字一起读一读。
字音读的真准确。
(PPT)学习古文,不仅要读通句子,还要读懂句意。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尝试翻译这段话。小组讨论发言
预设:“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中,河这里指黄河,意思是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意思是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他的鳞爪舞动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意思是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意思是奇花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在磨刀石上发出耀眼的光。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的顶天立地。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前途像大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你运用了扩词法/你真注重积累/你翻译的真准确
读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作者不是要议论少年中国吗?(PPT)为什么写的却是“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呢?(预设:作者想用这些事物象征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就像这些事物一样美好)
你真会思考,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深意。(板书:象征)梁启超用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情感,一起来赞美少年中国。(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是这样的美好,可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呢?请把你搜集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生2:在国内也有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表示赞成,跟着帝国主义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生3: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生4:《少年中国说》开头第一段是这样说的: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以称作老大帝国,再称还是老大帝国,这个称呼大概是承袭照译了欧洲西方人的话。哎,我们中国果真是老大帝国吗?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话?这算什么话?在我心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PPT)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资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景,许多人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悲观,甚至绝望。梁启超先生就在这时,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畅享中国未来的美好前途,点燃人民对国家前途的信心。
(PPT遮挡,尝试背诵)现在请大家抬起头挺起胸,带着你的激情,再次唤醒大家的强国梦。
四、学做中国少年
此时此刻,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犹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要建成这样的少年中国,作者的希望寄托于谁。(生:中国少年)(板书:中国少年)
因为(PPT)(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故今日之责任······)
读得真好,同学们,这一段在句式上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发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板书:排比)
你有一双慧眼。(PPT)老师这样一排就更清楚了。谁来读好这个排比句?要读的有节奏感。
你读得不但有节奏,气势也读出来了。在这里有一个文言词反复出现,它是(生:则)。
“则”在这里的意思是(生:那么)
你能带入文中,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师:少年智那么国家智)(生:少年富那么国家富······)
你还能代入那些关联词,表现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呢?(预设:如果···就/因为···所以/只有···才)
“如果……就……”。师生合作朗读:如果少年智,国就智;如果少年富,国就富;如果少年强,国就强;如果少年独立,国就独立……
“因为……所以……”。师生合作朗读:因为少年智,所以国智;因为少年富,所以国富;因为少年强,所以国强;因为少年独立,所以国独立……
汉语是多么奇妙而丰富啊,不同的关联词,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给予中国少年的无限期望。
(PPT)在作者心中,希望中国少年建设一个怎样的少年中国?(预设: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这些词可以换位置吗?(预设:不能,它们有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PPT)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能试着背一背第一自然段吗?
背得很准确。作者用八句排比让我们感受到国富民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板书:责任重大)全在中国少年的身上,中国少年肩负着历史重任,你还希望建设出一个怎样的少年中国?(PPT)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吧。(预设:少年诚信则国诚信/公正/文明/和谐)
(PPT)带着我们中国少年的使命,我们再来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要读出气势,读出新一代中国少年的使命感。
五、激发爱国情怀
从同学们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少年中国繁荣昌盛、富强壮美的景象。(PPT)作者不仅感慨(生:美哉,我少年中国)
感受了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再展望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举例说说吧。
(PPT)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梦想在我们心中燃烧,未来在我们手中升腾,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追寻着强国梦。在迈向富强的道路上,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人物,如······(PPT)
(PPT)70多年峥嵘岁月,70多年春华秋实,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但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少年,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继续为少年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现在请同学们起立,一起带着对少年中国的热爱与祝福,带着身为中国少年的自豪与使命,朗诵全文。(PPT)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按课后题要求,完成一张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