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5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5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7 22: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学指导:1、请说出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过程和意义?2、说出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3、什么时候谁领导了秋收起义,该起义准备攻占哪里?结果如何?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为什么毛泽东要选择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6、 思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含义? 5、简述井冈山会师的情况和结果?一.南昌起义1.时间
2.领导人:
3.过程: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朱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受挫分兵 4.意义: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观察地图)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 敌强我
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B、广东有革命基础,群众觉悟较高,南下
准备夺取广州,建立革命根据地。二、八七会议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1927年8月7日汉口1、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秋收起义时间:
领导人:
目的:
结果:1927年9月毛泽东攻打城市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我军损失严重。文家市决策(决定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井冈山秋收起义进军图第一团第三团第二团长沙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攻打城市失败 文家市决策
(革命重心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动脑筋: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
(2)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五、井冈山会师时间:
情况:
结果: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1930年,毛泽东,朱德等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中央革命根据地当堂训练:(相信自己,你一定行)一、单项选择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  )A、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八七会议2、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是在(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AD3、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闵浙赣革命根据地
4、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八七会议AB南昌起义 1919年
井冈山会师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8月1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28年 二、连线题(将事件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应连接)三、材料分析题 A、阅读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 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 ——红军歌谣(1)请回答,你从上面的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 答:我能材料中得到以下信息
  1、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2、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保持着高涨的革命乐观态度;
  3、井冈山的物产比较的丰富。答:说明当时在井冈山的斗争生活非常艰苦。反映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仍然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B、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注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 ?? 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 ?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因为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物产比较丰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答: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我们做事情要有长远眼光、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要符合中国国情。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南昌长沙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