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规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原卷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规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原卷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3 15: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关系(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
1、x-t图像:
(1)反映了做 运动的物体的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图像上的一点的纵坐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质点相对参考点的 ;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 ,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为 ,斜率为 ,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负方向;
(3)若x-t图像中,x表示的是位置坐标,则图像上的一点的纵坐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质点所处的 ;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质点的 ;
(4)若两质点运动的参考原点相同,则同一x-t图像坐标系中两图线的交点对应时刻,为两质点的 相同的时刻,即两质点相遇的时刻。
2、v-t图像:
(1)反映了做 运动的物体的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图线上的一点纵坐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质点的 ;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 ,斜率为 ,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为 ;
(3)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质点的 。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在此时刻 ;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
3、关于x-t图像与v-t图像的三点注意
x-t图像与v-t图像都只能描述 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分析图像要充分利用图像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特殊值。
①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特别要注意纵轴是x,还是v;
②线:从线反映运动性质,如x-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 ,v-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 ;x-t图像为抛物线表示 ,v-t图像为抛物线表示加速度均匀变化的变速运动。
③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x-t图像斜率表示 ;v-t图像斜率表示 ;
④面:即面积,主要看横、纵轴量的乘积有无意义。如x-t图像面积无意义,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 ,a-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 ;
⑤截距:初始条件。x-t图像截距: ;v-t图像截距: ;
⑥特殊值:如交点,x-t图像交点表示 ;v-t图像交点表示 (不表示相遇);如转折点:x-t图像转折点表示 方向改变;v-t图像转折点表示 方向改变(运动方向不变);如与时间(t)轴交点:x-t图像与时间(t)轴交点表示经过 ;v-t图像与时间(t)轴交点表示速度(运动)方向改变。
二、典型考点
1、x-t图像与v-t图像的对比
2、x-t图像与v-t图像的相互转化
关键点:(1)注意合力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像转换
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
注意图像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像转换的依据
例1、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由v-t图象作出的加速度-时间(a-t)图象和位移-时间(x-t)图象中正确的是(  )
例2、小球沿某一斜面下滑,在斜面低端与垂直斜面的挡板相撞后又回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小球与挡板作用时间不计,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滑起点为位移坐标原点,以小球开始下滑时刻为t=0时刻,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运动的图像是( )
3、x-t图像与v-t图像在追击相遇问题中应用
例题1、(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 )
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乙比甲先出发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例题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他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t=20s时,乙追上甲
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在t=10s时,甲在乙前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