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情。
重点 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课时
一、课前导入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
生平介绍: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要作品:《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己亥杂诗》不止一首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题材极为广泛。本课学习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人,在往返途中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笔尖写成这组诗。
己亥:干支记年法。
九州
“九州”一词最初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人们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有人说九州是以《尚书·禹贡》为代表的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把古代中国分为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不同的州;也有人用“九州”泛指天下,代表全中国。
二、新知讲解
(一)字词认读
我会读
我会写
重点字讲解
(二)品读古诗
划分节奏
解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思
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风雷: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究:终究,毕竟
诗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然而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 死气沉沉的局面终究让人悲哀。
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你觉得会有哪些人?
君、官、商、民……
那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
诗人因什么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我体会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唤醒愚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有的老百姓……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这首诗写完不到一年,1840年,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让本已贫弱的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这首诗写下二十年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陆续签订了19个不平等条约。
1895年,甲午海战败了。而后百日维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处于危急之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的感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我们的国家被外敌入侵,当我们的同胞被外族欺辱,哪一个中华儿女不为之心痛?在这首诗中,诗人们以饱满的笔墨抒发了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伟大的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层次梳理
主旨概况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和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全诗气势磅礴,寓意深刻。
三、课外拓展
龚自珍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教书育人,可惜不到半年就突然病故,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耳畔萦绕着他的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多希望涌现出更多像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则徐写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借助详细的注释,感悟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自读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补充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兵舰大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清朝道光皇帝吓破了胆,匆忙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作此诗留别家人。
理解词语
四、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12.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情。
生平介绍: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龚自珍(1792—1841)
主要作品:《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课前导入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题材极为广泛。本课学习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人,在往返途中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笔尖写成这组诗。
《己亥杂诗》不止一首
课前导入
己亥:干支记年法。
课前导入
“九州”一词最初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人们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有人说九州是以《尚书·禹贡》为代表的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把古代中国分为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不同的州;也有人用“九州”泛指天下,代表全中国。
九州
课前导入
己亥 抖擞 有恃无恐
己亥 抖擞 有恃无恐
sǒu
hài
shì
我会读
新知讲解
亥
我会写
(辛亥)
恃
(恃才)
哀
(哀伤)
拘
(拘留)
新知讲解
结构:独体结构
组词:亥时 乙亥
造句:辛苦革命发生在中国农历辛亥年。
hài
部首:
亠
书写指导:整体要舒展,两撇方向差不多,第一撇比第二长。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新知讲解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自恃 凭恃
造句:他自恃聪明,不好好学习,结果考得很不理想。
shì
部首:
忄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忄”的两点左低右高。
点击播放
新知讲解
结构:上中下结构
组词:哀思 哀鸣
造句:面对不幸,我们不能过分哀伤,而应该坚强乐观。
āi
部首:
亠
书写指导:一点一横下面是“口”,要写得稍扁。捺要舒展。
点击播放
新知讲解
亥
哀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这里是长点
笔画不要写到“口”里面。
新知讲解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新知讲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终究,毕竟
诗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然而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死气沉沉的局面终究让人悲哀。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新知讲解
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你觉得会有哪些人?
君、官、商、民……
那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
新知讲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因什么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我体会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
新知讲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唤醒愚民。
新知讲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有的老百姓……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新知讲解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新知讲解
这首诗写完不到一年,1840年,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让本已贫弱的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这首诗写下二十年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陆续签订了19个不平等条约。
1895年,甲午海战败了。而后百日维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处于危急之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新知讲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新知讲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我们的国家被外敌入侵,当我们的同胞被外族欺辱,哪一个中华儿女不为之心痛?在这首诗中,诗人们以饱满的笔墨抒发了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伟大的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我的感悟
己亥杂诗
万马齐喑
重抖擞
生气恃风雷
降人材
社会现状
国家希望
人材被扼杀
希望在人材
忧国忧民
憧憬未来
层次梳理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和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全诗气势磅礴,寓意深刻。
主旨概况
龚自珍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教书育人,可惜不到半年就突然病故,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耳畔萦绕着他的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多希望涌现出更多像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则徐写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借助详细的注释,感悟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课外拓展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自读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课外拓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兵舰大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清朝道光皇帝吓破了胆,匆忙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作此诗留别家人。
补充资料
课外拓展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理解词语
口占:随口吟诵出来,指即兴作诗。
衰庸:指衰弱的体力和平庸的才能。
苟:如果。
以:付与。
课外拓展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理解词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不顾自己的生死都要去做。
避:逃避。
趋:追求。
谪居:指官吏被贬官或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
课外拓展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理解词语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老头皮:对年老男子的戏称。
课外拓展
一、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A.陆游的《示儿》,是写给后代看的遗嘱。
B.《题临安邸》的作者,深情地歌颂了临安风光。
C.《己亥杂诗》是中的“恃风雷”,说明作者害怕社会变革。
课堂练习
二、你从《题临安邸》中学到了什么?
居安思危
不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
忧患意识
戒奢以俭
课堂练习
三、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这首《己亥杂诗》后你会怎么做?
兴办教育事业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积极纳谏
培养人才
课堂练习
搜集爱国主题的古诗,并将其摘抄到笔记本上。
你知道哪些爱国人物的故事?选择一个,和同学讲一讲。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