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目标:
请同学们到侗族作客的情景串起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关联性学习,培养各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侗族风情,跳起罗也舞,聆听侗族大歌、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二声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侗族歌舞的表演。
三、教学难点:
熟唱二声部,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卡片银铃非洲鼓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发声练习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但需要同学们的配合,我们围成两个圈一起伴着歌曲舞动起来吧。(学生围成圈,老师唱歌曲《爱我中华》)老师唱的怎么样?
同学们的舞姿也非常优美,让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吧。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 56个民族的大家庭,而且都能歌善舞,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优美的舞姿,那不知道同学们的歌声美不美哪,老师这里有一条旋律,敢不敢亮出你的声音?先听我来唱一唱。
6-|2-|1-|2-|3-|6-|5-|3-||
一起来。气息支撑柱,眉毛扬起来。()伸出你的小手,我们的小手是有魔力的,它可以把我们的声音从头顶拉出来()哎呀,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总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接下来这首歌曲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哪?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二)聆听感受,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们的音乐感觉可真不错,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感受到了这种快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贴题目)同学们你们了解侗族吗?(看图片了解侗族)你们的热情仿佛把我带到了美丽的侗乡鼓楼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侗族好不好?侗族呀,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部,那里的女孩穿着打扮特别漂亮,她们喜欢把银饰佩戴在身上。侗族还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鼓楼、风雨桥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像琵琶歌、侗戏和侗族大歌,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呀,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她们最擅长的就是多耶舞,多耶舞就是踏歌而舞的意思。
2.再听歌曲让我们带着活泼快乐的心情,和老师一起边听边画着图谱,再来感受一下侗家儿童的快乐心情吧。多么美的旋律啊,仿佛一幅山水画卷,侗家儿童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能不快乐吗。通过刚才的两遍聆听,你认为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啊?()你听得真仔细!那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哪?()歌曲的哪一部分是合唱?()你的音乐知识真丰富,请坐,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第一部分是齐唱,第二部分是合唱,第三部分仍然是齐唱。
3.再听用 la模唱请同学们为老师轻轻地拍手和拍腿伴奏吧。
4.第一部分教学同学们,侗族小朋友生活在美丽的侗族山寨,春天到了,那漫山遍野的花儿都开了,一朵朵小花随着风儿轻歌曼舞,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旋律。(播放第一部分)再听一遍,这一遍用“la”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要有弹性。太棒了,下面我们按刚才的节奏读一读歌词好吗?读歌词的时候声音也要有弹性,有强弱,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彭、彭----我在干嘛?对,拍球,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拍一拍吧。()那就让我们带着拍皮球的感觉一起来歌唱,可以吗?让我听到你们热情的歌声!纠正:声音轻巧点。让我们再来唱一遍,可以吗?那同学们,今天,侗家儿童是踏着怎样的歌声来跳舞哪?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好,仔细听
5.第二部分教学(老师边跳边唱第二部分)一起来()声音在轻巧一点(再唱一遍)
6.第三部分教学同学们,你们的歌声不仅感染了我,你们瞧,把谁吸引来了哪?(播放课件)蝴蝶和画眉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请你们观察一下,蝴蝶最后落在了哪个音符的头上(播放课件)休止符上。你的音乐知识掌握的真牢固。休止符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蝴蝶翩翩起舞,只有遇到休止符的时候才会做短暂的停靠,同学们,哪只蝴蝶停靠的时间最短,为什么?(八分休止符)孩子们,你们捉过蝴蝶吗?你是怎么捉蝴蝶的?(学生发言)我们是不是可以一下子捂住它呀?同学们试一试。1 2 (捂)1 2 (捂)想要捉住蝴蝶是有窍门的,必须在它短暂停歇时拍击,才能捉到它。先有老师来唱你们来捉好不好?听好了。(老师唱学生在空拍处做捉蝴蝶的动作)纠正:第二只停靠的时间短,一不小心会把它吓跑的,所以,我们要精准的拍击奥。再来一遍。这次我们不捉蝴蝶了,我们唱出来可以吗?好,准备。(老师弹琴学生唱第三部分歌词)纠正:声音再轻巧一点。你们真厉害,两只蝴蝶都被你们捉到了。
7.完整演唱第一段我发现咱们班都是聪明的孩子,歌曲的三个部分,你们都学会了吗?可以跟着老师的琴声把第一段歌词完整演唱出来吗?()腰背挺直,让老师听到你们欢快有弹性的声音吧!()纠正:是不是捉蝴蝶的那里出现了问题,那里我们边唱边拍出来,好不好?(再唱一遍)唱的真不错。
8.唱第二段歌词同学们能不能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一下第二段歌词哪?开始吧。()通过自学你们哪些地方不太会唱啊?同学们请看,第二段的结尾和第一段结尾有什么不同啊?(出示一二段结尾火眼金睛)学生:音高不同第二段结尾处多了一个音乐符号。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下滑音记号”,加入了这个记号,我们在演唱时声音要做怎样的变化哪。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小时候我们玩过这个游戏吗(出示课件“滑梯”)你滑滑梯的时候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rou”,再滑一个“rou”。那音符乘上滑梯它也高兴啊“666”,跟老师唱一下,加入歌词“也罗也”,太棒了!那让我们一起唱唱第二段歌词吧!
9.完整唱全曲感受合唱现在请带上我们的热情完整地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吧。我们知道,这首歌曲可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你们在唱的时候老师可要加入合唱了,请注意听一下,老师在哪里加入了合唱。(唱完学生回答)你的小耳朵可真灵。那你来唱唱你刚才唱的第二部分可以吗?(老师随着唱另外的声部)她唱的很认真,给她点鼓励的掌声吧。谁还想试一试,给她点掌声。老师唱的这段旋律你们熟悉吗?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段旋律,伸出你那有魔力的小手,深情的看着远方。(学生唱 Lu)换上歌词唱一唱。()两个声部同时进行会有怎样的魅力哪(听录音)两个声部相互映衬,就像鼓楼上和山脚下的侗族少年用歌声一唱一和,表达着对侗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演唱二声部现在我们就分成两个声部,你们是鼓楼上的少年,唱一声部也罗也罗。你们是山脚下应和的人们,唱二声部也罗也也罗也。两个声部都有了,看老师的指挥。唱完一遍纠正:一声部在柔和一些,二声部再欢快一点。再唱一遍。
11. 声音已经和谐了,现在我们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看老师的指挥,不要忘记带上你们全部的热情与感情。
(三)舞蹈律动,升华歌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边唱,一遍随着老师踏歌起舞吧。让我们再围成课前的大圈。(学生围着圈边唱边跳)
(四)拓展延伸,了解侗族大歌
同学们,现在侗族的音乐在不断发扬光大,侗族大歌已经走出了国门,站上了世界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侗族大歌的风采。(看视频)今天,侗族大歌已经被列为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课堂小结,德育渗透
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马上要跟同学们说再见了。那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除了侗族,我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希望同学们课下有时间能进多了解一下其他民族,听听其他民族的音乐,感受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下课!(再次响起《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