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之《杞人忧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寓言四则之《杞人忧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8: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杞人忧天》教案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情感。
2.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文言现象。(重点)
3.理解本文的寓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则寓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2.《列子》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是道教经典之一,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疏通文意
一读:读准字音,扫清字音障碍。
杞、崩坠、寝食、星宿、
耶、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qǐ bēng zhuì qǐn xiù yé sè zhòng
chú cǐ dǎo shì
二读:读出语气,读准节奏。
①劝说者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②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杞人忧天》/《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解释:
1.崩坠(崩塌,陷落)
2.身亡所寄(亡:wú无,没有)(寄:依存),
2.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3.若屈伸呼吸(你)
4.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
5.奈何(为何,为什么)
6.只使坠(纵使,即使)
7.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
8.充塞四虚(四方)
9.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10.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重要虚词
(1)之
①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②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④因往晓之(代词,他)
(2)其
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奈何忧其坏(代词,它)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3.一词多义。
(1)舍
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2)若
①若屈伸呼吸 (你)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像,如)
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果真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能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四读:读出情感,获得深层感悟。
小组角色扮演,看谁读得好!
角色一:杞人
角色二:晓之者
角色三:旁白
三、问题探究
1.寓言寓意
告诉人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忧虑和担心,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2.你觉得杞人的担忧有必要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消除没有必要或没有根据的担心。
根据自已掌握的自然知识,文中“晓之者”的话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①天(宇宙)是没有穷尽的。
②日月星辰有的是气体团,有的是固体团,它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它们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
③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④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转的九大行星(如地球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茫茫宇宙。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从今天的环境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杞人忧天无必要,掌握文化自解之。
今人忧天真可嘉,携手共同护家园。
有益身心书常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无益家国事莫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身体力行,从自己身边事做起;
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思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作业布置
“杞人”和“晓者”看到现代社会“战火纷起、环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频发、交通事故、过度抽取自来水,造成地面塌陷”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两人却共同诉起了各自的忧愁。请你展开想象,以《<杞人忧天>后传》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