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四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度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 想一想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根据总路线编制了第一个一五计划。计划的基本任务包含两个方面:(1953-1957) 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二是有步骤的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工业化建设由农业国工业国把中国:改造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从私有制公有制 结合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
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看一看1956年7月,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6年,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什么是“三大改造”呢?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二、“三大改造”的高速进行1、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了1956年底,全国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让入社,挤也要挤进去”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党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合作社,把集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社正在生产杭州伞3、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公私合营的高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是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过渡到公私合营,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全名所有制。农业地主个人所有农民个人所有合作社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官僚资本主义)
政府及大官僚个人所有国有(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
个人所有个人所有国有(国营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化手工业个人所有合作社集体所有土改农业合作化没收合理调整公私合营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失误急于求成、工作过粗、行政命
令过多而违背了部分人意愿。
助长党内的急噪冒进情绪。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消亡。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
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走合作化道路走合作化道路
从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 结果:到1956年,
我国基本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改
造。
意义: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
志着社会主义公有
制形式在国民经济
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在“三大改
造”的后期,由
于发展速度过
于迅猛,工作
过于急促和粗
糙,在实际工
作中出现了一
些偏差。自我测评巩固练习1.“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和商业
2.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经过努力,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一标志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
A.合作社 B.加工订货
C.公私合营 D.没收ACC1、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D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是指
A 1949——1952
B 1949——1953
C 1953——1956
D 1949——1956
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国民经济已恢复
C 过渡时期总路线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这种经济成分是
A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B 公私合营经济
C 个体户的联合经济
D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9、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基本建设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A 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C 发展科技教育与独立外交的有机统一
D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