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高2026届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 命题 “”,则p为( )
A. B. C. D.
3.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倶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你认为“东风”是“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操”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5. 设,,则( )
A. B. C. D. 不确定
6. 不等式解集为( )
A. 或 B.
C. 或 D.
7. 如果正数满足,那么( )
A.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唯一
B.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唯一
C. ,且等号成立时取值不唯一
D. ,且等号成立时取值不唯一
8.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满足,则实数k的取值为( )
A. 或6 B. 6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多选)下列命题的否定中,是全称量词命题且为真命题的是( )
A. , B.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C , D. 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
10. 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为( )
A. 0 B. 1
C. 3 D.
11.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不等式的解集是
C. 不等式的解集是
D.
12.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后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为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作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所有的无字证明为( )
A. B.
C. 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3. 若集合只有两个子集,则实数取值集合_________.
14. 2021年黑龙江省进入“”新高考模式,其“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 数学和外语;“1”为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考生在政治 地理 化学和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两门.某中学调查了高一某班学生的选科倾向,据统计有36名同学选择了化学 生物和政治,已知选择化学 生物和政治科目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选择化学和生物的有6人,同时选择生物和政治的有4人,则同时选择化学和政治的有___________人.
15. 若实数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6. 已知,且,则最小值为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计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集合,命题,命题
(1)若是的充要条件,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已知.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解关于的不等式.
19. 已知全集,,,且.
(1)求集合,;
(2)若集合,求实数的值.
20. 已知命题成立;命题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真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 成都市某高中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建设了“三味园”生物研学基地.某班级研究小组发现某种水果的产量(单位:百千克)与肥料费用(单位:百元)满足关系,且投入的肥料费用不超过6百元.另外,还需要投入其它的费用百元.若此种的水果市场价格为18元/千克(即18百元/百千克),且市场始终供不应求.记这种水果获得的利润为(单位:百元).
(1)求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2)当肥料费用为多少时,这种水果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2. 《见微知著》谈到:从一个简单的经典问题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由低维到高维,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新结论的重要方法.
例如,已知,求证:.
证明:原式.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也指出:“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或作出第一个发现后,再四处看看,他们总是成群生长.”类似上述问题,我们有更多的式子满足以上特征.
请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求的值;
(2)若,解方程;
(3)若正数满足,求的最小值.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高2026届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又,由交集的运算可知:.
故选:B.
2. 命题 “”,则p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否定形式求解.
【详解】命题 “”为全称命题,其否定为特称命题,
即p:.
故选:C
3.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倶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你认为“东风”是“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操”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题意即可下结论.
【详解】“东风”是“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B.
4.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不等式的性质,分别举出反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对于A,若,则不成立,故A错误;
对于B,若,则不成立,故B错误;
对于C,将两边同时除,可得,故C正确;
对于D,取,可得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C
5. 设,,则( )
A. B. C.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运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
故选:A.
6. 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或 B.
C. 或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求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B
7. 如果正数满足,那么( )
A.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唯一
B.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唯一
C.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不唯一
D. ,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不唯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正数满足,∴ 4=,即,当且仅当a=b=2时,“=”成立;又4=,∴ c+d≥4,当且仅当c=d=2时,“=”成立;综上得,且等号成立时的取值都为2,选A.
8.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满足,则实数k的取值为( )
A. 或6 B. 6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条件可知,再结合韦达定理即可建立等量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关于x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解得,
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根据韦达定理可得,,
,
,即,
解得或 (不符合题意,舍去),
实数k的值为.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多选)下列命题的否定中,是全称量词命题且为真命题的是( )
A. , B.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C. , D. 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
【答案】AC
【解析】
【分析】AC.原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原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B. 原命题为全称量词命题,其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 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原命题的否定不是真命题,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详解】A.原命题否定为:,,是全称量词命题;因为,所以原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
B. 原命题为全称量词命题,其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 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原命题为存在量词命题,所以其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对于方程,,所以,所以原命题为假命题,即其否定为真命题,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
D. 原命题的否定为: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如时,,所以原命题的否定不是真命题,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0. 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为( )
A. 0 B. 1
C. 3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解出集合,根据,讨论集合,解出实数的值即可.
【详解】,又,
当,则,
当,则,
当,则.
故选:
11.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不等式的解集是
C. 不等式的解集是
D.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的解集,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确定a的符号,并用a表示b,c,再逐项判断作答.
【详解】因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或,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根,且,
则有,即,且,A不正确;
不等式化为:,解得,即不等式的解集是,B正确;
不等式化为:,即,解得,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是,C正确;
,D正确.
故选:BCD
12.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后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为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作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所有的无字证明为( )
A. B.
C. D.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别在和中,利用射影定理和、判定选项A、C正确.
【详解】,,
根据图形,在中,由射影定理得,所以,
由,且,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A正确;
在中,同理得,所以,
又,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C正确;
故选:AC.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3. 若集合只有两个子集,则实数取值集合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子集个数判断集合只有一个元素,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集合只有两个子集,所以只有一个元素,所以,解得,所以实数取值集合为.
故答案为:
14. 2021年黑龙江省进入“”新高考模式,其“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 数学和外语;“1”为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考生在政治 地理 化学和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两门.某中学调查了高一某班学生的选科倾向,据统计有36名同学选择了化学 生物和政治,已知选择化学 生物和政治科目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选择化学和生物的有6人,同时选择生物和政治的有4人,则同时选择化学和政治的有___________人.
【答案】8
【解析】
【分析】根据容斥原理可求出结果.
【详解】记选择化学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选择生物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选择政治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
依题意可得,,,, ,,,
根据,
可得,解得.
所以同时选择化学和政治的有人.
故答案为:.
15. 若实数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通过题目给的式子整体代入即得到范围.
【详解】设,则解得所以,由得所以,即.
故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6.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将所求的式子化为,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当且仅当=4时取等号,
结合,解得,或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的合理变换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计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集合,命题,命题
(1)若是的充要条件,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是的充要条件转化为求解即可;
(2)根据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真包含于,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由条件, 是的充要条件,
得,即,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小问2详解】
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真包含于,
所以,或,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 已知.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1)或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直接将代入,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解集,
(2)将与1比较,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当时,,,或,
不等式解集为:或;
【小问2详解】
不等式可化为.
①当时,原不等式即为,解得;
②当时,原不等式化为,解得;
③当时,原不等式化为,解得.
综上,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19. 已知全集,,,且.
(1)求集合,;
(2)若集合,求实数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由得,,将2代入等式,解出a,b的值,得M,N;
(2)由的结果列出方程组,解得m的值.
【小问1详解】
因为,所以,且,
又因为,所以,得,,
因,所以,得,,
综上,,.
【小问2详解】
由(1)得,
所以,得.
20. 已知命题成立;命题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真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由命题为真命题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
(2)解出“命题假”所对应的实数的取值范围并与(1)中的取值范围作交集.
【小问1详解】
因为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在上恒成立,则判别式,
即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小问2详解】
由(1)知命题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为.
当命题为真命题时,不等式有解.
则判别式即解得或.
则命题为假命题时,即.
故命题真假时,满足.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1. 成都市某高中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建设了“三味园”生物研学基地.某班级研究小组发现某种水果的产量(单位:百千克)与肥料费用(单位:百元)满足关系,且投入的肥料费用不超过6百元.另外,还需要投入其它的费用百元.若此种的水果市场价格为18元/千克(即18百元/百千克),且市场始终供不应求.记这种水果获得的利润为(单位:百元).
(1)求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2)当肥料费用为多少时,这种水果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1),
(2)肥料费用为元时,该水果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元.
【解析】
【分析】(1)根据收入减去成本为利润,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再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可;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解.
【小问1详解】
解:依题意可得,
因为,所以,;
【小问2详解】
解:,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当投入的肥料费用为元时,该水果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元.
22. 《见微知著》谈到:从一个简单的经典问题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由低维到高维,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新结论的重要方法.
例如,已知,求证:.
证明:原式.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也指出:“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或作出第一个发现后,再四处看看,他们总是成群生长.”类似上述问题,我们有更多的式子满足以上特征.
请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求的值;
(2)若,解方程;
(3)若正数满足,求的最小值.
【答案】(1)1 (2)
(3)
【解析】
【分析】(1)由题意把代入式中可求值;
(2)将代入方程可求解;
(3)由已知条件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
【小问1详解】
.
【小问2详解】
原方程可化为:
即:
,即,解得:.
【小问3详解】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有最小值,此时有最大值,
从而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