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该气象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阿萨姆邦为印度东北部邦国,位于印度东北部山区,毗邻中国西藏、缅甸和孟加拉国,2022年5月此区发生洪水灾害,造成5.7万人受灾,200多所房屋受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印度发生洪灾主要与当地( )季风有关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4.此次洪灾还可能引发( )
A.地震 B.山体滑坡 C.沙尘暴 D.台风
天气与气候能影响人们的生活,人类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气与气候。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5.(新素材诗词谚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能准确反映该诗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如果人类破坏了草原植被,有可能使下列天气出现概率增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年春季,我国多地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某次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8.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最合理的做法是( )
A.戴口罩防沙尘 B.加强户外锻炼 C.多洗手勤消毒 D.勤开窗多通风
2022年3月16日22时36分,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设施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地震发生时,如果日本某居民正在高层住宅休息,正确的避灾逃生行为是( )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从窗户跳下逃生 C.拨打119电话 D.抱头躲进卫生间角落
10.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山区面积广 B.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大陆漂移 D.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022年12月14日至16日,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下图为12月14日江苏省部分城市最低气温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强冷空气可能来自于( )
A.太平洋 B.亚欧大陆内部 C.印度洋 D.亚欧大陆南部
12.影响江苏省最低气温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3.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寒潮 D.洪涝
2022年6月22日,阿富汗东部发生里氏6.2级地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阿方提供紧急援助。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板块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山脉是(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15.阿富汗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16.教室上课时,正确的避震措施有( )
①躲在桌下②迅速抱头③乘坐电梯④有序撤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读下面的两幅图,回答问题。
(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 板块,美洲板块自北向南包括 洲和 洲。日本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山脉,它的东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平原;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 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
(4)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坐电梯逃离
B.争先恐后地跑下教学楼
C.躲在课桌下面,并利用书包护住头部
D.野外避震时应该躲到山脚边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C 6.B
7.D 8.A
9.D 10.D
11.B 12.A 13.C
14.D 15.A 16.B
17.(1) 印度洋 北美洲 南美洲 环太平洋
(2) 安第斯 亚马孙 青藏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