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的变迁随堂练习-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很多,例如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
B.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于板块的碰撞运动形成的,且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作用的结果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D.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张,红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 )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4.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海水的潮起潮落 B.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7题。
5.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6.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上图中
A.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扩大
7.2018年8月3日在中国云南昭通(图中甲处)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引发这次地震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8.“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A.魏格纳 B.哥伦布 C.麦哲伦 D.哥白尼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6.2级地震,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福建省西部山脉①是( )
A.长白山脉 B.巫山山脉 C.武夷山脉 D.戴云山脉
10.福建离地震中心最近的地级市甲是( )
A.宁德 B.三明 C.莆田 D.漳州
11.福建、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2.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形成的叙述,符合“大陆漂移说”的是( )
A.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由原始大陆分裂、缓慢漂移分离形成的
B.大陆都是坚固、稳定的,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C.地壳是一个整体,不能移动
D.全球可以分成七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13.有关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A.全球明确分为六个板块 B.板块的边界处比较稳定
C.板块的内部火山地震较多 D.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14.地球表面由几大板构成块( )
A.四大板块 B.五大板块 C.六大板块 D.十一大板块
二、判断题
15.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6.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 )
17.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受张裂作用面积不断扩大。
18.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
1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正在不断变小。( )
三、填空题
20.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 的地带,地壳比较 。
21.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大陆,属于 洋板块。
22.大陆漂移假说证据: 。
23.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4.请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四、解答题
2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世界海陆分布图中大洲和大洋的名称A 洲,B 洲,C 洲,D 洲,G 洲,② 洋,③ 洋。
(2)B、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C、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写出六大板块分布图中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甲处是 地带和乙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六大板块分布图中①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发生碰撞(填板块的名称)。
(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26.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和部分板块运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大洲④和⑥的分界线是 运河,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运河。
(2)读图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且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填字母或数字)
(3)读图2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图中C是 板块,E为 板块.
(4)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2中甲处为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地震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5)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预测:地中海慢慢变小,请用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27.一般来说,各地区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杆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定位:写出我们所学过的区域(国家)名称。甲: 乙 丙
(2)依图描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
(3)甲地区南部和乙地区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请任意选其一解释原因。
(4)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的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A 6.B 7.A
8.A
9.C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正确
17.错误
18.错误
19.正确
20. 稳定 交界 活跃
21. 亚欧 印度洋
22.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和非洲大陆的西海岸轮廓十分吻合
23.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拉伸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24. 亚洲 南极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巴拿马运河 北冰洋 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等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内部稳定 张裂拉伸:裂谷、海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5. 欧 亚 北美 非 南极 大西 印度 苏伊士 巴拿马 环太平洋 印度洋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26.(1) 苏伊士 巴拿马
(2) ③ C
(3) 印度洋 美洲
(4)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5)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27.(1)欧洲西部;东南亚;俄罗斯;(2)从半球位置看,朝鲜半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朝鲜半岛大部分位于35°N~42°N之间,属于中纬度(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朝鲜半岛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北与中国相邻,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3)乙地区南部即东南亚是地震多发区,它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