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一.教材分析和设计理念(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4)设计理念(1)教材地位必修1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必修2
人类社会的
经济活动必修3
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活动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四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确定依据: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课程标准》表述: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垄断组织的出现
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辩证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2)教学目标 ①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②教学难点:
完整的理解世界整体化趋势 (4)设计理念1、总体设计:将书本知识重新整合,教学过程中体现层次感(以初看、再看、三看世界整体化的方式)2、感性设计:为使得整节课更生动,以电影《环游地球80天》的剧情为载体,串联全文,凸显世界整体化这一主题3、理性设计: (1)通过回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凸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整个单元的地位,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初看世界整体化)。(3)通过联系中国在整体化形成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体会“世界整体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达到知识的升华(三看世界整体化)(2)通过完整理解世界整体化,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再看世界整体化)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初看世界整体化: 了解世界的整体化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三看世界整体化:
探寻世界整体化进程中的中国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再看世界整体化: 理解世界整体化教学流程图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只有心情愉快的参与进来,知识才能发挥作用,情感和能力才能得以升华,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方法。(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归纳知识,辩证分析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三.教法学法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初看世界整体化: 了解世界的整体化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三看世界整体化:
探寻世界整体化进程中的中国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再看世界整体化: 理解世界整体化教学流程图四.教学流程——如何导入设计:播放《环游地球80天》预告片 意图:通过介绍影片和原著,激起学生兴趣,在探讨小说背景
的同时引入本课的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世界的整体化)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八十天环绕地球》是最有名的小说,讲述了1893年时,一位爱搞发明的英国绅士福克与仆人路路通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80天时间环绕地球一周的冒险故事。 课题解读:何为“整体世界”1、概念:世界的整体化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2、组成: (三大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四.教学流程——如何落实重点重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初看世界整体化相关知识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最终确立
2.资金和原料:大量资本的积累-----充足的资金
3.技术:科技的突破和创新----技术基础
4.市场:世界市场形成---广阔市场四.教学流程——如何落实重点重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初看世界整体化设计:1、介绍《环游地球80天》英国片段
2、学生设计环球路线图意图:
1、以影片片段作为资料,既是情景式教学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很好机会。
2、路线图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空间上对整体化有直观印象第一天:伦敦(英国)
片段:斐利亚·福克是一位异想天开的英国绅士,总想着发明一些别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如带轮子的鞋,会飞的机器等,因为政府对于新奇的发明会有一大批的奖金,然而在工厂和烟囱林立的伦敦,他的发明很难有用武之地,为了实现发财梦,他和朋友们打赌,在80天内坏绕地球一周。因为他钟爱的《每日晨报》上时间表证明了这点完全可以实现。设问:通过福克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英国社会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哪些信息?设计1:片段展示《每日晨报》时间表:共计80天 伦敦至苏伊士运河(火车、船),8天 自苏伊士至孟买(船),14天 孟买至中国桂林(火车),3天 中国桂林至香港(火车),8天 香港至日本横滨(船),6天 横滨至旧金山(船),25天 旧金山至纽约(火车),7天 纽约至伦敦(船、火车),9天 设计2:为福克先生涉及全球航行的路线图英国埃及印度中国日本美国四.教学流程——如何落实重点重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初看世界整体化设计:介绍《环游地球80天》印度片段,并辅以精简的问题意图:通过影片中场景所透露的信息,引出相关知识点英国印度第二十二天:孟买 (印度)
片段:在印度,福克和路路通救下了一位被迫焚身殉夫的夫人—艾娥达,福克向其展示了《每日晨报》上的时间表,以证明自己打赢这场赌博的决心,但由于几十艘到达印度的英国货船忙着卸载货物堵塞了港口,使得他们只能改乘火车,和肮脏、衣衫褴褛的印度人挤在一节车厢,完全不顾及绅士风度。设计:片段展示《每日晨报》时间表:共计80天 伦敦至苏伊士运河(火车、船),8天 自苏伊士至孟买(船),14天 孟买至中国桂林(火车),3天 中国桂林至香港(火车),8天 香港至日本横滨(船),6天 横滨至旧金山(船),25天 旧金山至纽约(火车),7天 纽约至伦敦(船、火车),9天 设问:
福克旅行主要用哪些交通工具?在当时,他还可能用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西门子电车
1866发电机 齐柏林
1900 飞艇本茨-汽车之父
1885 三轮汽车 诺贝尔
1867 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无烟火药 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福 特
1896四轮汽车 贝 尔
1876 电话 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1879 电灯
1889 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 戴 姆 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狄 塞 尔
1897 柴油内燃机四.教学流程——如何落实重点重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初看世界整体化设计:1、介绍《环游地球80天》美国片段和漫画分析
2、介绍《环游地球80天》英国片段和知识的回顾意图:1、通过影片中场景所透露的信息,引出相关知识点
2、通过知识回顾,培养学生知识的整体意识,凸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本单元地位。英国印度美国第六十四天:旧金山 (美国)
片段:一踏上美国的土地,福克一行被眼前景象惊呆了,仿佛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道路两边是灯火通明的商店,格外耀眼,路上行驶着不少四轮的汽车,路边不是走过衣着华丽的贵妇人,而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和厂房似乎比伦敦的更多页更高大!更有趣的是,墙边还贴着一幅巨幅的漫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设问:通过这一片段,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带来哪些影响?设计1:片段展示体型庞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原因)解读漫画,在幽默诙谐中了解相关知识头戴礼帽:换汤不换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众位参议员: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影响)
英国印度美国第八十天:伦敦 (英国)
片段:在最后的时刻,他跳上了一辆马车,许给马车夫100英镑的奖金,一路上轧死了两条狗,撞坏了5辆马车,才到了相约的地点。在第57秒时,客厅的门开开了;就在钟摆摆动第60下之前,福克先生出现在面前,以沉着的声音说:“先生们,我回来了。”设计2:片段展示,问题启发,知识回顾问题设计1:福克敢于环球航行的前提是什么?他是第一个完成这一壮举的人么?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三气”呵成)勇气蒸汽电气四.教学流程——如何突破难点,拓展思路难点1:世界整体化形成的原因—再看世界整体化设计:回顾本次环球旅行,问题启发问题设计:你觉得福克先生能打赢这场赌局的原因是什么?难点:理解世界的整体化四.教学流程——如何突破难点,拓展思路难点2:如何评价世界的整体化—再看世界整体化设计:对比《环游地球80天》中不同国家的片段意图:通过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景象,折射出世界整体化带来的双重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第六十四天:旧金山 (美国)
片段:一踏上美国的土地,福克一行被眼前景象惊呆了,仿佛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道路两边是灯火通明的商店,格外耀眼,路上行驶着不少四轮的汽车,路边不是走过衣着华丽的贵妇人,而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和厂房似乎比伦敦的更多页更高大!更有趣的是,墙边还贴着一幅巨幅的漫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二十二天:孟买 (印度)
片段:在印度,福克和路路通救下了一位被迫焚身殉夫的夫人—艾娥达,她也加入了旅程,福克向其展示了《每日晨报》上的时间表,以证明自己打赢这场赌博的决心,但由于几十艘到达印度的英国货船忙着卸载货物而堵塞了港口,使得他们只能改乘火车,和肮脏、衣衫褴褛的印度人挤在一节车厢,完全不顾及绅士风度。宗主国:
经济发达、文明进步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被侵略压迫。积极:人类历史的进步 消极:1、拉大了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的差距
2、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四.教学流程—如何提升主题,实现情感目标主题提升:如何正确看待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三看世界整体化设计:
1、中国场景设计
2、回顾中国在世界整体化过程中内容意图:通过设计情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对已学内容的回顾,建立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的联系。设计1:片段的设计片段:第二十五天 桂林(中国)
1893年(甲午战争前)
离开印度后,路路通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福克和艾达娥也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好奇,他们看到………………深度提问:1、在世界整体化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是否把握每次发展的机会?设计2:回顾世界整体化中的中国社会深度提问2: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去应对?新航路开辟——闭关锁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民族危机加重四.教学流程—如何提升主题,实现情感目标主题提升:如何正确看待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三看世界整体化设计:情境设计,回顾中国在世界整体化过程中历史意图:通过设计情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对已学内容的回顾,建立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的联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四.教学流程—如何收尾设计:介绍《环游地球80天》影片的主演和国籍意图:通过不同国籍的展示,点明本片就是世界整体化的一大产物,是世界整体化在文化方面的体现。既首尾呼应又点亮全文主题。成龙 (中国)史蒂夫·库根 (英国)法兰丝 (比利时)施瓦辛格(美国) 。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1、如何兼顾课堂活力与课堂实效性 (寻找感性设计与理性设计的平衡点)
2、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五.教学反思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