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1 分子热运动》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 )
A.细雨绵绵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花香四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3.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D.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湖面上柳絮飘扬 B.校园里花香四溢
C.公路上大雾弥漫 D.工地上尘土飞扬
5.端午节,小明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由原子组成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可看到
7.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初春的湖边,柳絮飘扬推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某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推测:该物体可能是晶体
C.现象:将磁铁靠近矿石,磁铁被排斥推测:该矿石为磁体
D.现象:阳光普照大地推测: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8.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9.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阻力 B.大气压力 C.分子引力 D.分子斥力
10.下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 (填“是”或“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 构成的。
1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
13.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康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一会儿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从分子动理论角度上这是因为 。
14.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属于 现象,该现象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和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
三、解答题
15.扩散现象表明:① ②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1 分子热运动》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 )
A.细雨绵绵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花香四溢
【解答】解:A、细雨绵绵,是小水滴在空中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漫天沙尘,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花香四溢,是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解答】解:
A、路面扬起灰尘,是灰尘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所以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一些,不符合题意;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符合题意;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不同的,水蒸气的分子间距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D.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答】解: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选:D。
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湖面上柳絮飘扬 B.校园里花香四溢
C.公路上大雾弥漫 D.工地上尘土飞扬
【解答】解:
A、湖面上柳絮飘扬属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校园里花香四溢,是花的香味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C、公路上大雾弥漫,雾是小水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工地上尘土飞扬,灰尘是肉眼看得见得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端午节,小明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由原子组成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解答】解:小明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明闻到了。不能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的组成情况。
故选:D。
6.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可看到
【解答】解: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气味,交警可据此判断司机是否有可能饮酒,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故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初春的湖边,柳絮飘扬推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某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推测:该物体可能是晶体
C.现象:将磁铁靠近矿石,磁铁被排斥推测:该矿石为磁体
D.现象:阳光普照大地推测: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A、柳絮飘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是可见的,而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不符合事实;
B、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是否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物体在熔化时只要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物质就可能是晶体,符合事实;
C、磁极间具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性质,因此只要磁铁和矿石相互排斥,就可以判定该矿石是磁体,符合事实;
D、太阳和地球之间没有空气,太阳光能传播到地球上,说明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符合事实。
故选:A。
8.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两铅块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铅块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吸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D。
9.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阻力 B.大气压力 C.分子引力 D.分子斥力
【解答】解: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故选:C。
10.下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 B.B C.C D.D
【解答】解:A、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无关,故A错误;
B、实验现象,与“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有关,故B正确;
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与“分子间有的间隔”有关,故C正确;
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1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 不是 (填“是”或“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
【解答】解: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不是;原子。
1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 斥力 。
【解答】解:由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知,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故答案为:引力;斥力。
13.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康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一会儿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从分子动理论角度上这是因为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插上电蚊香后,过一会儿房间内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蚊香的分子运动到了房间的各个角落,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4.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属于 扩散 现象,该现象说明分子在 做无规则运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和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引 力。
【解答】解:(1)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扩散;做无规则运动;引。
三、解答题
15.扩散现象表明:① 分子间存在空隙 ② 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扩散现象是指物质从一个物体运动到另一个物体内的现象,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分子间存在空隙;(2)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