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9 20: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成都市中和中学
李俊灵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
与强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
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建议教师引
导学生通过对皇帝制度.丞相制度.
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行政区划的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最
大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
断强化。而这种强化突出表现在君
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
统治的加强上。 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本节
内容在本单元都占有很大篇幅。它
揭示了从汉朝到明代中国君主专制
制度沿革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时
间跨度非常的大,本节内容对于学
生来讲是有困难的。所以,课前学
生的自主学习,课程中教师的知识
梳理是很重要的,需简单明了。
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知识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也有兴趣。
但可能史实模糊,容易张冠李戴,所以教师要注意梳理史实,及时激励,关注全体,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
的环节。
a.教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b.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会预习 会思考 会做题 会做笔记过程与
方法知识与
能力三维
目标情感与
价值观a.重点 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日益集
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
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突破方法:
采用画图法、图表归纳法、情景创设法,让学生在情景和直观中体会、分析,让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了“考考你”,进行精典试题练习b.难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进的史实来
分析、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点。突破方法:
采用论从史出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分析中抓住难点、领悟难点、感受难点。另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并学会历史观点的归纳。
导入新课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
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孟德斯鸠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请学生通过投影直接将学案上“法令出一”这部分展示出来1.创立:2.特点:4.发展原则:3.弊端:秦始皇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位世袭①有独断性、随意性;
②不利国家决策,国家、政治成为一人的维护皇权、服务皇帝6.实质:君主专制5.君臣关系实质:“主子”与“奴才”史料链接: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1)“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2)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情景激趣 大家看过哪些关于中国古代皇帝为题材的
影视作品?你喜欢哪些皇帝?假如一切条件
满足,你愿意当皇帝吗?教师此时可适当进行情感教育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展示题目:相权的权力综合指数表) 探究学习: 相权的权力综合指数表 ?????? 时期? 秦朝?汉武帝时期?唐朝? 宋朝 相权的权力综合指数?85? 70 ?55? 45 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相关的数据和课本的相关知识,画出一份
相权的权力走势图。 ????? 2、从你所画的图表中分析一下相权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建立中朝皇 帝 九 卿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特点: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枢密院参知政事
副 相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政权皇帝机构职能长官三司使低于宰相
中书门下(政事堂)最高军政机构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三司最高财政机构二、君权和相权小结君权和相权的矛盾(1)性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3)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内容◆考考你: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 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分割宰相权力
C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 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
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
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1.秦:御史大夫—中央,地方设监御史
2.汉武帝时:增设设十三州部刺史 和司隶校尉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御使台、都察院。
4.监察机构设置的作用: 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教师此时可结合现实向学生灌输反腐败思想◆考考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 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 政治腐败
C 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考考你:西汉时期,负责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 郡守 B 太尉 C 刺史 D县令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世卿世禄:血缘科举取士:才能九品中正:门第军功授爵:军功察举征辟:孝廉特点: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扩大官吏来源。
(2)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
(3)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5)以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相对公平公正。
消极作用:(1)考试内容束缚思想,导致士人长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2)为皇权服务。(3) 过分注重不切实际的学问,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此时可向学生灌输改革意识。. 考考你: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削弱;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1)行省的设置①全国设十行省:②中书省直辖“腹里”:③宣政院辖区: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④省下行政区:路、府、州、县 从元朝开始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行省
制度有何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组讨论总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
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
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
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
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君主专制的演进(巧记方法 ) 谢谢聆听!成都市中和中学
李俊灵 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 帝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君权和相权的发展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史料链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