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0: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望洞庭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自读古诗
1、借助字典等辅助学习工具,自学生字词。
2、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tíng
wèi

yáo
pán
yín
jìng
镜子
书写指导: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jìng
结构:左右
组词:铜镜 穿衣镜
音序:J 部首:钅
盘子
书写指导: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pán
结构:上下
组词:棋盘 盘山公路
音序:P 部首:皿

mó(磨刀)
mò(推磨)

hé(和平)
huó(和面)
和:和谐。
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山:这里指君山。
色:也可换成翠,指苍翠色。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
湖光秋月两相相,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 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 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 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
照镜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镜未磨
磨:打磨、擦拭。
镜未磨:古代镜子是用铜做的,磨了才能光亮。这里比喻月下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洞庭湖。
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
白银盘
青螺
洞庭湖
白银盘
君 山
青 螺
比 作
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也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靑螺。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博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本诗是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所作,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看出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禹锡被贬,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由此可以看出刘禹锡是一个有着豁达胸怀的人。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望洞庭
洞庭秋色
湖、月两相和
潭面如镜
宁静柔和
洞庭山水
水面如白银盘
君山如青螺
宽广壮美
课后练习:
1、《望洞庭》是 朝诗人 在月夜遥望洞庭湖而写下的一首山水诗,全诗用了 的修辞,把洞庭湖比作 和 ,把 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 之情。
2、我能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刘禹锡
比喻
铜镜
银盘
君山
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