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人教八上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时 气候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期中复习串讲课件
核心考点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①冬季:总体上 ;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0℃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海南岛,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漠河。
秦岭—淮河
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的冬季风
受纬度因素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降低
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②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新疆 ,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 。
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高温
小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易错警示
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 )
【解析】由于纬度原因,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小,因此,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但到夏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
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偏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开阔,是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气温偏低。
气温和温度带
1. 气温分布
巧学速记
我国的南北温差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
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
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
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划;
最寒在一月,高温七月夏。
气温和温度带
2. 温度带的划分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气温和温度带
2. 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的温度带和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柴达木 盆地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气温和温度带
2. 温度带的划分
热带
积温>8000℃
亚热带
4500~8000℃
暖温带
3400~4500℃
中温带
1600~3400℃
寒温带
<1600℃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水稻、香蕉
水稻、油菜、甘蔗、柑橘
冬小麦、花生、玉米等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春小麦
气温和温度带
2. 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分布范围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中温带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地区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地区 、玉米、苹果、梨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油菜、甘蔗、柑橘
热带 海南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芒果、香蕉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 、豌豆、小麦
春小麦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冬小麦
水稻
水稻
青稞
典例精讲
(2022·云南玉溪·三模)气候学上通常以平均气温(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气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典例精讲
1.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之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2.甲区域全年皆冬的原因是( )
A.距海远,年温差小
B.深居内陆,降水少
C.地形封闭,日照强
D.海拔高,气温低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从干湿地区来划分,最可能位于干旱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D
A
典例精讲
【解析】
1.读图可知,①地的入春时间在4月15日~5月1日之间,②地的入春时间在4月1日~4月15日之间,③地的入春时间在4月1日~4月15日之间,④地的入春时间在3月15日~4月1日之间,因此,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②和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高,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甲区域全年皆冬,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据所学知识可知,40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即是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是最可能位于干旱区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降水和干湿地区
1. 降水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递 减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
秦岭——淮河线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
台湾的火烧寮
吐鲁番的托克逊
季节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 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夏秋
1. 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南方雨季 ,降水 ,
北方雨季 ,降水 .
降水的年际变化 。
长
多
短
少
大
降水和干湿地区
2. 干湿地区
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干湿程度。
湿润区
>800mm
半湿润区
400~800mm
半干旱区
200~400mm
干旱区
<200mm
200mm
400mm
800mm
降水和干湿地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小部、青藏高原大部
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大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
2. 干湿地区
降水和干湿地区
2. 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东北山地、 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 平原 、 高原大部分等
半干旱区 高原东部、 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干旱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 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高原西北部等。
秦岭-淮河
森林
森林草原
华北
黄土
青藏
内蒙古
黄土
塔里木
荒漠草原
草原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与1月0℃等温线大致重合
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典例精讲
1.(2023·陕西西安·模拟预测)2023年五一过后,
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次降水,下图是我
国某时段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可以看到2023年3月
1日到2023年5月6日期间,我国东南地区的降水量
较多,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大 B.植被覆盖率高
C.夏季风的影响 D.纬度低,气温高
【详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C正确,地形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低对于降水影响不大,B错误;纬度主要影响气温,D错误;故选C。
C
典例精讲
2.(2023·山东德州·统考三模)从北京出发,沿着G7公路到乌鲁木齐,风光十分优美。沿途先后可欣赏到的色彩可能是( )
A.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
B.草原青、林海绿、沙漠黄
C.林海绿、沙漠黄、草原青
D.沙漠黄、草原青、林海绿
【详解】读图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能看到的景观是林海绿,到了内蒙古高原东部,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能看到的景观是草原青,到了内蒙古西部之后,降水更少了,主要是沙漠景观即沙漠黄,故选A。
A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特征
代表城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漠河
上海
海口
吐鲁番
五道梁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少雨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少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
A
B
C
D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典例精讲
(2022·河南开封·统考模拟)气候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气候特征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且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B.高原、高山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类型齐全,温带大陆性气候广
2.沿a线方向,影响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季风
C
B
典例精讲
【分析】
1.读图,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高原、高山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B错误;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气候类型齐全,季风气候广,D错误。故选C。
2.读图,a方向从沿海向内陆,从东往西。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呈现阶梯状,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影响我国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排除ACD,故选B。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 纬度位置
纬度跨越约50°
南北跨纬度大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距离印度洋也比较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海陆位置
冬季风和夏季风
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名称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冬季风 西伯利亚、蒙古 偏北(西北、东北),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东南、西南),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湿润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海陆位置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所经过的主要山脉。
2.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与我国年降水量等值线的关系。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分布图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海陆位置
我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降水年际变化大。 ( )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往往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变化大,并不是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
×
易错警示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地形地势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①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②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在山南,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典例精讲
(2023·天津·模拟预测)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强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
及收割顺序。读下图,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
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详解】读图可知,由甲到乙纬度越来越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甲地成熟早,乙地成熟晚。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乙丙纬度相似,乙位于平原,丙位于高原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A
重难点突破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和降水的影响
(1)季风气候对降水的影响
(2)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①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
②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寒潮。
(3)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从时间上看,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因此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看,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进退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北进早,退的晚,——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进晚,退的早——南涝北旱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和降水的影响
典例精讲
(2022·安徽蚌埠·校联考二模)南海夏季风是一股来自南海的风,它和副热带高压联手配合,4月至6月给华南带来一场又一场降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北移,江淮梅雨上场:7月底至8月初,
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左图为南海
夏季风爆发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中东部雨
季进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典例精讲
1.正常年份7月底至8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多为( )
A.阴雨连绵 B.温暖湿润 C.晴热少雨 D.高温多雨
2.西南气流增强,可能影响有( )
A.华南地区降水偏强 B.淮河流域降水偏强
C.华北地区降水偏强 D.东北地区降水偏强
【解析】1.我国夏季风移动导致锋面雨带移动的现象:5月初登陆南部沿海,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降水较多,7月底至8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晴朗干燥,故C正确,故选C。
2.西南气流主要从印度洋吹来,我国华南地区影响强烈,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区,西南气流增强会导致西南地区降水增多,淮河流域、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距西南季风源地较远,影响较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C
A
素养达标
素养达标
1.图为“候鸟老人”漫画,图中“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夏季普遍较凉爽
C
2.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其中,亚热带地区的作物熟制及盛产的水果是( )
A.一年一熟,苹果 B.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柑橘
C.一年三熟,椰子 D.一年两熟,哈密瓜
B
素养达标
2022年3月17日,CCTV-1《新闻联播》中播报了“夯实基础稳粮保供春耕备播由南向北梯次展开”的报道。春耕备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素养达标
3.影响我国春耕备播由南向北梯次展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备播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晚于准噶尔盆地
B.华北地区于4月中下旬播种
C.东北地区要晚于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A
C
素养达标
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最多的是甲
B.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
C.丙的降水全年多雨
D.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均匀
B
素养达标
6.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的1月气温相差不大
B.四地的7月气温相差很大
C.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D.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升高
7.甲、乙、丙、丁依次最可能是( )
A.上海、广州、香港、海口
B.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北京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C
C
素养达标
8.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D.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
9.四川盆地的成都和青藏高原的拉萨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两地7月平均气温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D
素养达标
10.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蓬勃的春景。下图示意杏花开放日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盼望着,东风来了”,“东风”指图
中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图中
乙地“泥土”为黑土地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该地河流
流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
D.A、B两城市杏花开花日期较早的是A,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A
素养达标
11.2022年11月“云端交流,相伴成长”活动正式启动。天南海北的同学们,通过云端连线,相互认识,共同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学习小组的5名同学同一时间截然不同的衣着,引起同学们的好奇,通过交流,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
素养达标
(1)5名同学截然不同的衣着差异,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应该是 同学所在地的穿衣指南。
(2)同学们对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兴趣,通过查阅
资料,了解了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右
图所示)。原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
候,夏热冬冷,全年少雨,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均 (较大/较小)。
【答案】(1) 复杂多样 小亮
(2) 温带大陆性 较大
素养达标
(3)小聪和小红同学交流得知,两地夏季都是高温多雨的天气,冬季气温却相差很大,影响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华同学发现,家乡所在地气候与其他地区差异大,其主要原因
是 。
【答案】
(3) 纬度位置 海拔高,气温低
素养达标
1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比赛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素养达标
(1)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我国 高原的景观。
(2)“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3)从诗词探究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
①“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五原”和“长安”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答案】(1)内蒙古
(2)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3) 纬度因素。
素养达标
②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风向)风。“春风”不度“玉门关”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下列诗句能反映这种因素对气候影响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
②东南 海陆因素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形因素
③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