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组教学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组教学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22: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问“而为”学“, 掌握提问策略
——让思维可见,助力阅读迈向深度思考
—四上二单元单元整组教学
二、解读单元内容,确定大目标
三、建构大情境,构建多任务
四、围绕目标任务,单元整组设计
片段展示 《夜间飞行的秘密》
一、立足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
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的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人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梳理与探究】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总目标
学段目标
(第二学段)
一、立足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
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
——22版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核心素养
提出问题
辩证思考
掌握提问方法
一、立足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单元导语
语文要素
阅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习作: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二、解读单元内容,确定大目标
语文要素: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1.提问
4.提自己的问题
2.鼓励、激发
3.多角度、发散思考
1.解读:语文要素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统整学习资源
2
3
1
4
二下六单元
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纵向梳理
自己不懂
不同角度
感兴趣
三下七单元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四上第二单元
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下第二单元
阅读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螺旋上升
起点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统整学习资源
横向梳理
8
童话
说明文
散文
提问的意义
大胆提问
多角度提问
筛选问题
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
迁移提问方法
核心目标






素养目标
已有经验
困难挑战
教学策略
学习者分析
学习支架
问题清单
微 课
提问初始水平
提问策略难点
针对内容
角度单一
全文、写法
生活实际
助理解、引思考
单元学习目标
在“小小记者发布会”的情境任务驱动下,能有效积累和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词语、句子, 认识 34个字、2个多音字,会写44个字、47个词语。
借助“访谈五粒豆”“探寻夜间飞行的秘密”“探索科技的力量”“寻找蝴蝶的家等任务,学习从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综合性练习,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步养成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习惯,拓展整本书阅读。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能主动与同学、家人分享习作。(单列)
大情景
小记者提问发布会
三、建构大情境,构建多任务
学习情境
小记者提问研学营
掌握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
单元导读页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
整合《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整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蝴蝶的家》
整合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拓展整本书阅读
内容
内容
内容
《夜间飞行的秘密》
内容
研学第一站
我要提
研学第二站
我会问
研学第三站
我爱问




学习方法
运用方法
(2课时)
(6课时)
(4课时)
四、目标和任务,单元整组设计
多角度提问核心课程的起点和落点
1.大胆提问
2.提问范围
(部分、全文)
掌握提问策略
1.不同角度提问
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启发......
2.迁移方法,助力思考读好整本书
起点
落点
小记者研学营第二站——我会问
活动一:聚焦单元目标,明角度
任务二:探寻夜间飞行的秘密——我会问
活动二:聚焦阅读提示,明任务
任务二:探寻夜间飞行的秘密——我会问
阅读提示
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他们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先读课文
再读“同学”的问题
试着提自己的问题
读文 读批注 提问
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旁批
内容
一位同学阅读后提出的问题: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尾批
生活
问题
清单
不同
角度
活动三:聚焦批注和问题清单,学方法
活动四:尝试运用方法,提问题
1.读片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写出来。
2.小组交流,整理小组内的问题清单。
片 段 展 示
《夜间飞行的秘密》
我们的“学习伙伴”也整理了一份小组问题清单
1.思考:下面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提问的呢?
小组问题清单
1.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2.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3.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4.课文写了哪些“夜间飞行的秘密”?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活动三:聚焦课后清单,学方法
内 容
生 活
写 法
内 容
生 活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荦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排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板 》,有改动
shǔ
ǒu
jīnɡ
luò jì

suàn
lín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排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板 》,有改动
shǔ
ǒu
jīnɡ
luò jì

suàn
lín
思考:提问的角度就三种吗?
课文内容
写 法
生活经验
提问的角度
假如读者是......
假如读者是......
是生物学家
研究蝙蝠
是雷达工程师
研究雷达
是语文老师
教好这一课
是幼儿园小孩
什么都问
来自外星球
什么都不问
身 份
时 间
目 的
角 度
多 样 化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