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了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2、结合史料,认识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主要标志,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3、通过史料解读,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和平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钱承旦《美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结合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政局稳定
直接原因: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经济驱动力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资本、市场: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广阔的市场。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2、飞梭的发明
人物:
凯伊
影响:
提高了织布速度,引发了(纺)纱荒
飞梭将织布的速度提高了3倍多。过去是3个人纺线供一个人织布,现在是一个织工需要10-15个纺工。飞梭还克服了织机原有的缺陷、能够织出较宽的布幅。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是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提高了织布速度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3、珍妮机的发明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纺纱机,一次能纺纱8根线,经过改进后一次纺线量达到了80根。
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飞梭是棉纺织业中的装在织布机上的重要工具,不是机器,不能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是机器,它称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时间:
发明者:
作用:
1765年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影响:
哈格里夫斯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改进
(1)改进者:
(2)用途:
瓦特
主要的动力来源
(3)推广:
化工、冶金、采矿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改进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概括战蒸汽机的改进的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改变了工厂的布局和规模,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2、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
时间: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
标志:
工业革命
1.含义:
指在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即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
2.生产方式:
3.生产组织形式:
4.人类文明: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开始时间:
最早开始国家: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手工劳动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
工厂
三、 火车与铁路
1、背景
材料 (英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2、影响
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人类进入火车时代、铁路时代。
2、概况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国家:
②行业:
首先发生于英国,随后扩展到美法德等国;
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③动力:
蒸汽机为动力,
煤炭为能源;
④技术发明来源:
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三、 火车与铁路
三、 火车与铁路
4、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乡村建立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是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靠农业生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材料四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三、 火车与铁路
4、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
17-19世纪中,英国农村城市人口占比
1855年,“雾都”伦敦街头广场
亚非拉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工厂工作环境恶劣,被资本家过度剥削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材料五
材料六
材料七
材料八
材料九
第世界政治格局: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形成。
英国曼彻斯特市工厂区景象
(1)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
(2)西方国家对亚非拉落后地区进行殖民掠夺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2.消极:
1870年世界工业生产占比图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民族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读图文材料:工业革命有哪些消极作用?
英国曼彻斯特市工厂区景象
唯物史观
课堂小结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条件
过程
影响
棉纺织业革命
动力革命
其它行业革命
交通运输革命
课堂检测
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 骚塞在1829年的学术讨论会上发言:“很难想象有一个地方比曼彻斯特还要更加“贫困’。……很难想象,在如此拥挤的街道,所有用砖砌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材料反映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D.无产阶级的反抗和斗争
2.工业革命早期,工厂的选址一般在水流湍急的乡村,后来工厂可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瓦特
C
D
课堂检测
3.工人的劳动节奏由原先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转变为要严格按照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上下班。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推行了( )
A.行会制度 B.工场制度 C.工厂制度 D.工会制度
4.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前期学者认为是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进行殖民扩张等具备了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后期有学者认为是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学者得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条件也是其重要因素。这说明,工业革命( )
A.开展的政治前提是殖民扩张 B.自然条件因素是最至关重要的
C.后期研究比前期的观点可信 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D
课堂检测
5.北卡罗莱那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彼得 索尔谢姆写了《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的著作,从书名可以判断作者在分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问题是( )
A.工厂制度 B.环境污染 C.贫富分化 D.生活水平
6.英国阿克莱特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
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B.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 D.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
A
课堂检测
7.“英国虽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保持先行和绝对优势,然而,等到更大规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英国几乎毫无作为,好像置身事外。此时,实现技术发明和创造的国家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弱是由于( )
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 B.工业科技优势丧失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教育制度逐渐落伍
8.如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对①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开始
B.瓦特蒸汽机诞生
C.铁路时代到来
D.手工工场兴起
C
B
课堂检测
9.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缩短”了空间距离,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材料一:秦汉交通之具体地表现大一统的精神者,甚为普遍。这时的交通,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心,如道路开辟和河渠开凿,也都有一个辐射的焦点。这和先秦时代之富于局部性的交通。大有分别。这是秦汉交通最大的特征之一。至于在交通区域方面,除在国内外,与“西域”“东夷”和南海上的民族,都开始了往来。这也是秦汉交通比先秦交通所特别发展的一点。而这一点,大体上,也是当时的政府,挟着它大一统的国家力量向前推进而得到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交通对比先秦交通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①变化:由局部性向全国性变化,全国有统一的交通中心;交通区域范围扩大,与西域、海外地区均有往来。②原因:秦汉均为大一统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课堂检测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贷执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 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进行铁路建设的条件,并分析铁路建设的影响。
①条件: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为铁路建设奠定技术条件;蒸汽机车的发明为铁路建设提供基础。②影响:提升商品流通的数量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课堂检测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英国乡村建起厂房,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1850年,英国生产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以及煤产量的2/3。工业革命使世界获得一种新动力,率领这个新世界的正是工业革命的摇篮——英国。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利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变革。
变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或完成光荣革命,或颁布《权利法案》,或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或确立君主立宪制,或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课堂检测
7.《齐民要术》详尽收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创造的经验,其中《种谷》篇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东汉末年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名医是谁?
张仲景。
课堂检测
(2)小历认为,工业革命使英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一】
判断:同意。理由: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创立现代工厂制度,交通运输业也开始革新。英国生产力大大提高,率先进入“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加快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并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理由: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加快工厂制的确立,工厂排放废气和废水,污染大气和河流,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蒸汽机消耗大量煤炭,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工业革命开展,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激烈,危及英国资产阶级统治。
课堂检测
(2)小历认为,工业革命使英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理由:工业革命提高英国生产力,英国率先进入“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也便利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发展经济。但是,英国大机器生产带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贫富分化等问题,影响社会发展。因此,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应辩证看待,小历观点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