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1:30:18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用“√”标出。
1.天门中断楚江开 (1)判断 (2)隔绝 (3)戒除
2.水光潋滟晴方好 (1)当 (2)方法 (3)刚刚
3.欲把西湖比西子 (1)需要 (2)想要 (3)将要
4.山色空蒙雨亦奇 (1)奇怪 (2)奇妙 (3)奇特
2.《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  )的景色。
A.西湖 B.洞庭湖 C.太湖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 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
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4.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秋天的一项是(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6.《望洞庭》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在诗中,诗人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

7.结合关键词,品读诗句。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①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②看到西湖不同的美景,诗人发出的赞叹是( )(多选)
A.晴方好 B.潋滟 C.雨亦奇 D.空蒙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结合下图,我知道诗中的“白银盘”指的是 。“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日积月累。
(1)仁者爱人, 。
(2)荷尽已无擎雨盖, 。
(3)两岸青山相对出, 。
(4) , ; ,深于矛戟。
9.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拼拼写写
é méi tán shuǐ qīng luó yáo wàng

11.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12.将古诗补充完整。
13.从“ ”一词可以看出时间是在秋天的月夜,从“ ”一词可以看出湖面风平浪静。
14.三、四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
古诗赏析。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16.诗中的天门山给人以雄伟壮观之美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请具体谈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7.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用“√”标出。
1.天门中断楚江开 (1)判断 (2)隔绝 (3)戒除
2.水光潋滟晴方好 (1)当 (2)方法 (3)刚刚
3.欲把西湖比西子 (1)需要 (2)想要 (3)将要
4.山色空蒙雨亦奇 (1)奇怪 (2)奇妙 (3)奇特
【答案】1、(2)2、(3)3、(2)4、(2)
【详解】略
2.《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  )的景色。
A.西湖 B.洞庭湖 C.太湖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 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
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字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正确。“水光潋滟晴方好”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方:正。
B.不正确。“天门中断楚江开”意思: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楚江:指的长江
C.正确。“山色空蒙雨亦奇。”意思: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亦:也。
D.正确。“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4.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答案】C
【详解】考查了内容理解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熟读诗歌内容,体会。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类《的状态。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C理解错误。
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秋天的一项是(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答案】B
【详解】考查对诗句含义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到能背诵,会默写,还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赠刘景文》。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的是夏季的荷塘美景。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借秋天的景色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6.《望洞庭》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在诗中,诗人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

【答案】 唐代 刘禹锡 比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详解】考查诗词的积累理解与识记。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7.结合关键词,品读诗句。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①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②看到西湖不同的美景,诗人发出的赞叹是( )(多选)
A.晴方好 B.潋滟 C.雨亦奇 D.空蒙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结合下图,我知道诗中的“白银盘”指的是 。“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答案】(1)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②AC
(2)①洞庭湖的湖面 洞庭湖中的君山 比喻
②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君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诗句的朗读语气和理解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1)解答朗读语气这类的题目时,首先要理解给出诗句的含义,准确体会其中的情感,再选择合适的语气朗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光”是西湖的水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的光,故停顿;“潋滟”是形容水光的,故停顿;“晴”是晴天,故停顿;“方好”是刚刚好的意思,故停顿。“山色”指山的颜色,故停顿;“空濛”形容山的状态景象的,故停顿;“雨”是烟雨,故停顿;“亦奇”是特别其妙,故停顿。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发出的赞叹。故选AC。
(2)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故①句中的“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指的是“洞庭湖”和“君山”。这两句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洞庭湖的湖面和湖中的君山,喻体是白银盘和青螺。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君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通过译文我们可以知道诗句的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话对其加工处理,合理组织语言,表达明白即可。如:远远地望着洞庭湖,两边上的山青翠葱茏,中间耸立这君山在泛着白色光芒的洞庭湖水中,就像白银盘中装着的一只青海螺。
8.日积月累。
(1)仁者爱人, 。
(2)荷尽已无擎雨盖, 。
(3)两岸青山相对出, 。
(4) , ; ,深于矛戟。
【答案】 有理者敬人 菊残犹有傲霜枝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本句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仁者爱人,有理者敬人。译文:君子把仁存于内心,把礼存于内心。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原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选自:《望天门山》[唐]李白。原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默写。
这句话出自:荀子《荀子.荣辱》,原文: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9.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答案】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诗句的意思。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联系句子解释词语,句子的意思也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
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刘禹锡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拼拼写写
é méi tán shuǐ qīng luó yáo wàng

【答案】 峨嵋 潭水 青螺 遥望
【详解】此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在解这道题之时,我们首先应该读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关于拼音,我们应该注意相应的声母、韵母的发音。
关于汉字,我们应该注意汉字的偏旁、结构以及相应的笔顺,尤其要注意同音字及形声字。
在书写的过程中,汉字的外形应该做到美观、大方。
在上述词语中,我们要注意:“峨眉”的“峨”字,是山字旁。
“潭水”,我们不能写作“谭水”。
“遥望”,我们不能写作“摇望”。
11.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洞庭》改写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大诗人刘禹锡 乘着马车去来到了 洞庭湖边。
  刘禹锡静静 地站在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月光洒在洞庭湖湖面上,那皎洁的月光和洞庭湖湖水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色。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诗人远远望去,在皓月银辉下,湖中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白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刘禹锡被眼前这美景陶醉了,于是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详解】略
课内阅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12.将古诗补充完整。
13.从“ ”一词可以看出时间是在秋天的月夜,从“ ”一词可以看出湖面风平浪静。
14.三、四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
【答案】12.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3. 秋月 无风 14. 比喻 洞庭湖 白银盘 君山 青螺
【分析】1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望洞庭》作者是唐代刘禹锡,全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可以结合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作答。
1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最后两句句意“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洞庭湖和白银盘,喻体是君山和青螺。
古诗赏析。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16.诗中的天门山给人以雄伟壮观之美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请具体谈谈。
【答案】15. 唐 李白 16.从“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可以感受到长江一泻千里,势如破竹,撞开“天门”,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又借水势衬托出天门山的雄伟壮观。
【分析】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积累。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文的理解,首先要掌握诗文的含义,然后细致推敲其中带给人们的震撼。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从“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可以感受到长江一泻千里,势如破竹,撞开“天门”,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又借水势衬托出天门山的雄伟壮观。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