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新泰市实验中学 张娜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一、古典小说的高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明清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代表作:四大名著1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
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出色的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说一说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2、施耐庵与《水浒传》施耐庵也生活于元末明初,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塑造众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3、吴承恩与《西游记》吴承恩生活于明中期,
该书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以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为题材创作而成。
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勇于反抗的精神。4、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生活于清初,
该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描写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戏剧的繁荣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戏剧表演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汤显祖和《牡丹亭》汤显祖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代表作《牡丹亭》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3、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京剧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
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京剧艺术 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
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三、书画的成就1、书法特点为:当时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董其昌(明朝),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不但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徐渭(明末)善用泼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扬州八怪(清朝)郑燮、罗聘、李鱓、黄慎、李方膺、
高翔、汪士慎、金农,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徐渭绘画作品欣赏郑燮金农罗聘李鱓“扬州八怪”作品欣赏黄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古典小说的高峰表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戏剧的繁荣 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长期稳定。
表现:优秀的剧作家汤显祖、优秀的戏剧作品《牡丹亭》
京剧的形成: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书画的成就书法:董其昌(“颜骨赵姿”)
绘画:徐渭、“扬州八怪”小结谢谢指导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新泰实验中学 张娜
教师寄语: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大古典小说及其思想艺术特色;
2.明清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3.学会鉴赏文艺作品,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作
品
名
称
成书时间
作者
题裁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一部???? 小说
描写了????? 末年和? ?????? 时期错综复杂的??????与???????斗争
《水浒
传》
我国第一部以??? ?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描写北宋末年????? ??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歌颂了农民的????? 精神
《西游
记》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 小说
根据民间流传的?????? 故事创作,通过塑造 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 ?、勇于??? ?的精神
《红楼
梦》
是我国???????? 的高峰,具有高度的???????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描写四大家族的????? ? ,和?????? ? 与????????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 和 的罪恶
揭示了 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二)戏剧的繁荣
1.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
2.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
(三)书画的成就
1.明朝书法家 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末画家 擅长泼墨,其作品《墨葡萄图》;
朝的“ ”,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画家是 ,其作品有《兰竹图》。
二、合作探究
1. 明清时期小说的思想特点是什么?文化上的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三、典型示例:
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答案解析: 1、B 2、B
四、系统总结:(构建网络图)
五、达标检测: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关汉卿的《牡丹亭》
C.王实甫的《西厢记》 D.汤显祖的《牡丹亭》
3.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古典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通过爱情故事,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的书是( )
A.《牡丹亭》 B.《窦娥冤》
C.《西厢记》 D.《西游记》
5.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6.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7.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8.在“我期待的奥运开幕式”调查中,其中获得选票最高的是京剧脸谱,被称作的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9.明朝画坛中踞统治地位的是( ) A.花鸟画和山水画?? B. 水墨写意话??
C.人物画? ? D. 风俗画10.“扬州八怪”指清朝八位( ) A.画家??????? B. 小说家?????
C.书法家?????D. 诗人11.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都维护封建专制?? B. 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C. 都有反封建思想?D. 都运用了浪漫手法
12.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13.下列相关内容连线《三国演义》???? 曹雪芹????????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 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西游记》?????? 施耐庵???????? 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 罗贯中???????? 充满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六、当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
收获:
不足: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新泰实验中学 张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及思想艺术特色。
2.能列举明清时代书法、绘画成就。
3.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反映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由于明清小说初中学生都有些了解,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弄清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
2.推荐学生借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共同探讨。
3.用讲故事、唱京剧、访问身边的书画家等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形成的京剧,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清古典小说、戏剧。
2、难点:(1)明清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2)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时期的文化特点。
三、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1.图片资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名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借阅老师推荐书目。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
生:思考回答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过渡讲解:
上一课讲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师:明清时期,我国的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在讲解明清小说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
生:思考回答发展历程,教师(多媒体)显示:
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
师:请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试从小说的名称、时代、作者、题材、塑造人物和共同特点等方面谈谈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并填写学案上的表格
生:分组讨论列表归纳,教师总结学案内容
作品名称
时代
作者
题材
内容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略)
《西游记》
明朝中期
吴承恩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师:(多媒体显示课件)及《三顾茅庐》图片、《水浒传》插图、《西游记》插图和《红楼梦》插图,讲解本课的基本知识
生:听讲解,并记忆知识点
师:在学生讲完《三国演义》的故事如(赤壁之战)时,请同学看书上“动脑筋”──思考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生: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多媒体显示课件上的答案: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师(总结):所以,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或重新虚构而成的小说,我们不能误认为是历史,强调以后假如写历史论文,不可用历史小说中的史实来证明你的观点。
过渡讲解:明清除了灿若群星的小说外,戏剧表演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
、戏剧的繁荣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9页图及多媒体,说说这反映了我国明代上演戏剧时采用了什么技术来渲染艺术效果?
生:看图注释可得知:这是用道具(布置),增加舞台表现的艺术效果。
师:请同学们从书中找一找: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看书回答 (《牡丹亭》 明朝 汤显祖 )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如作品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师:多媒体显示课件并作简要介绍加深理解。
师:戏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中被称为国粹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于什么时间?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
生:京剧 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
师:多媒体显示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过渡讲解: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明清的小说、戏剧。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我国文化中的又一支奇葩──明清书画。
(三)书画的成就
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给其他同学讲讲,明清书画的特点,以及出现了哪些著名书画家。
生:看书后回答
书画特点:①当时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②明代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书画家: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师:多媒体展示其书法作品,请书法有特长学生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绘画代表人物有以泼墨画见长的明朝著名画家徐渭。
师:多媒体展示作品,请绘画有特长学生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如:金农、高翔、郑板桥等,各有特色。
(四)、巩固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此时的书法比以前更加普及,明代有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其书法素有“颜骨赵姿”之美;明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著名画家有徐渭,善用泼墨,清代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手法,流传下许多不朽的作品。
(五)、板书设计
一、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大名著概况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
二、戏剧的繁荣
1、《牡丹亭》 明朝 汤显祖
2、京剧 : 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
三、书画的成就
1、明代书法家董其昌
2、明朝著名画家徐渭
3、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包括明清四大名著、京剧、书法和绘画,初中学生对四大文学名著已有所耳闻,对此,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讲授古典小说高峰时,首先让学生回顾我国小说发展历程,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四大名著的名称、时代、作者、题材、塑造人物和共同特点。
戏剧的繁荣一目,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明代著名戏剧家是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人其作品加深理解。对于国粹——京剧,学生比较陌生,我多媒体展示京剧形成过程及小知识补充来让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书法和绘画的学习上,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增强感性认识,采用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展示给学生,并请有书画爱好的学生给与评价,实现了师生互动。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较多的展示图片和资料,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的兴趣。
(七)、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