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语文(课件+导学案)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语文(课件+导学案)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26 19:45:15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牛汉我的第一本书执教教师:庄维山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 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幽默(yōu mò): 凄惨(qī cǎn): 奥秘(ào mì):翻来覆去(fān fù):温厚(wēn hòu):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凄凉悲愤.奥妙神秘.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和宽厚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词语积累二、感知内容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本文的人物关系:第一本书父亲我亲情补书乔元贞我弄不成友情送书师生之情教书 三、捕捉情感学生自读课文,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发言: 
1、说说你从叙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
3、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说的“人不能忘本”本是什么?1、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2.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在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3.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4 、这一本书中蕴含了太多的情感,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甜:
同学、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父子之间亲密的关系
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酸:
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
学习的艰难
人生际遇的差别“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那一本国语教材,也指同学的友情、父亲的深情、童年的乐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朴。四、体验感悟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板书:我的第一本书同学情父子情童年乐趣生命中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1.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什么能够看出来?设想父亲夜晚为“我”修补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扩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要写出父亲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课后作业2.词语积累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教师寄语: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习重点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
积累运用
字词注音释义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迢迢( )( )晾晒( )掺和( )( )马鬃( )泪水盈眶( )( )哄堂大笑( )挎着( )
2.解释词语
迢迢:
挥之不去:
掺和:
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
自主探究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d、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议。
?
2、再次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作者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合作解决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你能把你的“第一本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达标检测
(一) 给加点的字注音
酷( )似 掺( )和 脊( )背 枉( )读
? (二).解释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1、请用横线画出文章中表现“父亲的手真巧”的句子。?
2、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下列哪一项?请选择。然后说出选择的理由。
⑴ 他把我们两个半本书修修补补
⑵ 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
  选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含有怎样的感情?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4、这一册书以后再也不会用了,这一点作为教师的父亲不会不知道。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认真地修补它呢?你能说出父亲这样做的理由吗?
    
  5、“我”拿到父亲装订的这本书后会怎样想呢?请你帮他将心里活动写出来。不少于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