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题训练
(一)
紫荆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花朵真是( ),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 )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 ),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飘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我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含苞欲放 别具一格 沁人心脾
2.读第2自然段,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了紫荆花。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句中“未来”指的是 ,它“喜悦”的是 。
4.作者赞美了紫荆花怎样的精神?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5.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草原风光 B.骑马迎客 C.依依话别 D.把酒联欢
6.选段可分为两层,在文中已用“‖”标出。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
第二层:
7.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 。
8.发挥想象,写一写蒙古族同胞骑马迎客的画面吧!
(三)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9.为下列划线的词语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
②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
10.仔细阅读选文,想想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描写丁香花的。
11.第3自然段“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中的“积雪”指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12.写出选文中能体现作者喜爱丁香花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四)
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窝,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选自梁衡的《草原八月末》)
13.读完选段,可知作者写出了草原 、 、 的特点。
14.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句中“金色的光带”指的是 。这句话用两个连续比喻写出了 。
15.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读选段中画“﹏﹏﹏”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
16.作者在八月末来到这片草原,有着怎样的感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五)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云海。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轻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但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7.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省略号省略了 。
18.用“﹏﹏﹏”在文中画出是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19.短文第2自然段作者写观云海的地点在 ,看到的景物有 、 ,借助 (事物)描绘出云雾的千姿百态。
20.为什么慕田峪雨雪天后容易出现云雾?
21.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别具一格 沁人心脾 含苞欲放 2. 形状 气味 颜色 3. 紫荆花完全绽放,缀满枝头 待自己盛放时,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4.示例:作者赞美了紫荆花生命的顽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紫荆花是这样的美丽又脆弱,它们尚且能够为秋天增添一线生机,那我们更应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5.B 6. “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静寂。 主人骑马迎接“我们”。 7. 比喻 热情好客 8.“来啦!来啦!”蒙古族同胞骑着马,欢呼着来到我们面前。他们在马背上热情地说:“欢迎你们来草原做客!让我们给你们带路吧!”
9. 繁茂 遮盖 10.从颜色(雪白)、香味(甜香)、形状(十字)描写丁香花。 11.“积雪”指的是白色的丁香花。从下文的“雪色”、“香气”等词语可以看出来。雪是没有味道的,而“我”却闻到了香气,说明这并不是真的雪,而是盛开的簇簇白色的丁香花。 12.许多小花形成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作者观察细微,从侧面写出了作者对于丁香花的喜爱。
13. 开阔 平整 大 14. 阳光下起伏的草场 阳光下枯黄的草的动感 15.我想到了本课中老舍写的羊群在小丘上走动的画面。 16.作者来到草原后感到心境开阔,豁然开朗,自由自在。我是从“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你突然会感到……透明的天地间”等句子中看出来的。
17. 排比 阳光照耀下的其他景物 18.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19. 慕田峪长城 白云 群山 山风 20.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所以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 21.我想到了黄山上干姿百态、变化万千的云雾。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