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语文(课件+导学案)第20课《俗世奇人》(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新编人教版(八下)语文(课件+导学案)第20课《俗世奇人》(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21 19:58:40

文档简介

20.俗世奇人
冯骥才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人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二、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 ) 擅长( ) 绰号( ) 刷浆( ) 难堪( ) 一瞅( )
发怔 ( ) 褒贬( ) 怵( ) 抠( ) 戳( ) 瓢( )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 。 擅长: 。
阔绰: 。 发怔: 。
天衣无缝: 。
大名鼎鼎: 。
怵目惊心:
3、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合作交流
一、分析人物。
1、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2、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3、说说你所见过或听过的奇人异事。
精读品析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句式上运用了 手法,突出了 。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 ,“地地道道”也强调了 。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 。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找乐子”写出 。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好了。

课件39张PPT。俗世奇人冯骥才 《俗世奇人》共有19篇作品,是作者的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并由日本画家作了精美的插图。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在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这些“俗世奇人”个个显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 天津自古就是一个才子艺人汇聚的地方,凡是有点本领的人都喜欢到天津去闯一闯,因而天津的文化也格外繁荣,如:相声、曲艺等。然而,最有名的还得算是天津的民间艺术。
下面我们来欣赏其
中的几幅作品。泥人欣赏彩塑泥人欣赏彩塑泥人欣赏船雕锯末画根雕叶画 看着这些图片,大家也许会想起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好嘴杨巴。 俗世奇人答:“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问:“俗世”是什么意思?
“奇人”是什么意思?泥人张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
发蔫(niān) 擅长(shàn) 绰号(chuò)
?
刷浆(jiāng) 难堪(kān) 一瞅(chǒu)
?
发怔(zhèng) 褒贬(bāo) 怵(chù)
抠(kōu) 戳(chuō)
瓢(piáo) 2.解释下列词语。
?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泥人张情节结构引子:名气大
开端:不当海张五一回事
发展:捏泥像
第一高潮:头像捏成
第二高潮、结局:通街贱卖海张五想一想1为什么说”有第一,没第二”?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了以此写出泥人张的技术超凡绝伦
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想一想请分析“找”字的妙处。2 原本海张五想在泥人张身上“找乐子”,但泥人张却反在海张五身上“找乐”,为泥人张塑造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形象。想一想 在泥人张贱卖“海张五”处。写出泥人张用“机智”斗败海张五。 在技术上,泥人张是个超凡绝伦的人;在性格上,他是个镇定自若,机智,智高一筹的人。如:有第一,没第二,第三……
一个泥团砍过去。
全找回来夸张,手艺高超,无人能比
扔,天津口语
以奇特方式回报海张五的挑衅生动的语言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
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好嘴杨巴深入探究,同学讨论: 杨巴的嘴好在哪里?说话的难度
说的内容
说的效果说话的难度敢说(当时李勃然大怒,
冒杀头之险)
巧说(既不能说它是芝麻,
又不能说它不是芝麻)
快说(赶在中堂说话前)说的内容不说“猜到”而说
“不知道”
不说“不懂”而说
“不爱吃”
不说“大人错”而说
自己“痛改前非”
说话的效果转危为安
受银百两
威名大振请大家齐读杨巴这句话吧~再想一想
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

请赏析本句好在哪?
通过在场人们的迷惑,从侧面写出了杨巴的聪明机智,体现杨巴智高一筹。全文梳理好嘴杨巴
是一个 的人
泥人张
是一个 的人圆滑、精于人情世故、精明、机敏、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沉稳、干练、个性内敛、才艺出 众、 不畏权势、性情高傲一句话概述他们留给你的印象:绝活欣赏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魏第三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