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汶南初级中学 鲁法运
【教师寄语】
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
能力目标:培养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目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
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为改变魏晋以来选拔人才制度的弊端, 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最重要, 、 、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这是 的开始,还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 。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 才被废除。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科举制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涉及到隋唐的五位皇帝。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科举制,请你完成下表。
阶段
关键人物
主要贡献
形成(隋朝)
?
?
?
?
完善(唐朝)
?
?
?
?
?
?
合作攻关
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呢?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
你认为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内容,你会怎样做?在这种规定下,你估计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梳理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
科举制的诞生
(隋朝) 2、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朝)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的影响 3、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
才被废除。
达标检测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这一方法源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创立于( )
A、汉朝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2、在科举制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 )
①明法 ②秀才 ③进士 ④明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如果你是唐朝的读书人,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中了第一名,将被称为( )
A、探花 B、榜眼 C、状元 D、进士
4、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增设了考试项目。首创殿试和武举考试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实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科举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 )
A、诗赋 B、诵经 C、对策 D、八股文
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7、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①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②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③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夷。”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说明,在唐以后无论家世如何,要想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通过什么途径?
(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六)课后讨论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感想。)
【教后反思】
我收获:
我不足:
课件34张PPT。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据报道,2010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达到146万人,而录取人数只有15646人,录取率只有1.07%,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汶南初级中学 鲁法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
能力目标:培养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目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组成部分。本课重点、难点: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历史的深远影响。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为。一、科举制度的诞生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们同学是隋唐时期的读书人,有个梦想——长大后当官或找到一份另人羡慕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考试★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一种制度,即科举制。一、科举制的诞生2、诞生隋文帝设置进士科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诞生1、背景 魏晋以来 →九品中正制1、魏晋时期,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2、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作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地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科举制的诞生一、 科举制度诞生
两件大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他是谁?
★在他之前是谁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实行科举制初考取的名相★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孔颖达(574--648)唐朝经学家 ,隋大业(605--616)初,选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想一想:“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比如:高门权贵的子弟、把持选官权力的地方官、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二、科举制的完善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考试人数多,以考取进士为荣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唐太宗现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2、关键人物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创设 武举应试者多至万人 武状元苏乞儿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 唐玄宗 我还要准备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我们的光荣感,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了,更加忠君爱国。 假如你是在武则天年间中了进士,
你还要准备参加什么考核?殿试 假如你是在唐玄宗时期参加殿试,玄宗可能会考你哪方面的能力?诗赋殿试诗赋对唐朝的文化会起什么作用?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和教育的发展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了解一个读书人的经历二、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 扩大国学,严格考试武则天:开设殿试,创设武举唐玄宗:主考诗赋,亲自面试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1、科举制的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
★此材料反映了科举制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发展?使社会上什么风气盛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其中 谁考中进士?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进唐朝诗歌的繁荣与发展。国家社会个人出身才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科举制度开放繁荣报效促进第一次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起来(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三、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科举制的结束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清朝末年被废除)张之洞袁世凯关于科举制度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学生讨论之后归纳)第一、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诞生完善影响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了用人制度知识网络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这一方法源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创立于( )
A、汉朝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2、在科举制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 )
①明法 ②秀才 ③进士 ④明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如果你是唐朝的读书人,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中了第一名,将被称为( )
A、探花 B、榜眼 C、状元 D、进士
4、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增设了考试项目。首创殿试和武举考试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考考你DCCC考考你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实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科举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 )
A、诗赋 B、诵经 C、对策 D、八股文
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7、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BDA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①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②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③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科举制度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夷。” (1)材料一说明,在唐以后无论家世如何,要想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通过什么途径?(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参加科举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汶南初级中学 鲁法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
能力目标:培养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目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主学习。
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学案基础知识导读内容。
2、讲授新课
(1)科举制的诞生
①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②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③小组讨论: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呢?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2)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学生甲: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学生乙: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学生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用多媒体打出板书内容,让学生思路清晰)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3.看书、讨论2、你认为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内容,你会怎样做?在这种规定下,你估计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科举制的影响
思考讨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学生讨论后整理得出如下结论:
积极作用:
⑴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消极作用:
第一、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三)课堂小结:
学生分组小结,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感想。)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