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练习--专题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新教材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练习--专题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12:0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新教材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A组 基础巩固练
1.(高考题组合)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CO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2022·广东卷,9C)
B.22.4 L CO2被还原生成1 mol CO(2022·广东卷,9D)
C.1 L 0.05 mol·L-1的NH4HSO4溶液中N的微粒数小于0.05NA(2022·湖南卷,6C)
D.1 mol SO3与1 mol NO2分别通入1 L水中可产生相同浓度的H2SO4和HNO3(2022·重庆卷,3C)
2.(2023·辽宁沈阳六校联考)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操作1需要称量10.6 g Na2CO3固体
B.操作2是将恢复至常温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操作4是滴加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平齐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要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
3.(2023·广东深圳模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并用其测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完成以上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称量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 量取 20.00 mL未知浓度的草酸 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滴定终点读数为26.50 mL
装置
4.(2023·江西南昌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mol NO与0.5 mol O2混合后分子数为NA
B.H2O(g)通过Na2O2(s)使其增重2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过量Cl2通入1.5 L 0.1 mol·L-1KI溶液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5NA
D.0.2 mol乙酸与0.1 mol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1NA
5.(2023·安徽淮北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9NA
B.2.0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各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H+数目为NA
D.0.1 mol N2和0.3 mol H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分子数为0.2NA
6.(2023·浙江杭州模拟)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作药物和镀镍时的还原剂,反应原理为CuSO4+2NaH2PO2+2NaOHCu↓+2NaH2PO3+Na2SO4+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NaH2PO2有一半被CuSO4氧化
B.若1 mol H3PO3最多消耗2 mol NaOH,则Na2HPO3是正盐
C.反应中每转移6.02×1023个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 H2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7.(2023·福建福州一模)制备Na2S2O3的反应为2Na2S+Na2CO3+4SO2CO2+3Na2S2O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 L 0.5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为NA
B.5.6 L CO2(标准状况下)中含电子数目为11NA
C.15.8 g Na2S2O3中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D.1 mol SO2完全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8.(2023·江西上饶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L 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H3COO-与OH-离子数之和等于NA
B.1 mol N(C2H5)3中含有的极性键的数目为18NA
C.0.25 mol Zn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等于0.25NA
D.室温下,1 L 0.1 mol·L-1盐酸中H+的数目约为0.1NA
9.(2023·天津河东区模拟)将23.0 g Na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 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c(OH-)为1.00 mol·L-1
B.反应后溶液中Na+数目为NA
C.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
D.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10.(2023·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在0.1 L由NaCl、MgCl2、B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溶液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Cl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B.溶质MgCl2的质量为4.75 g
C.该混合溶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11.(2023·湖南郴州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1 mol·L-1盐酸中含有NA个HCl分子
B.已知核反应BaM+n,则1 mol M中含有中子数55NA
C.0.25 mol Zn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SO2的数目小于0.25NA
D.1 L 1 mol·L-1 NaF溶液中F-与OH-离子数之和小于NA
12.(2023·辽宁丹东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1 g白磷(P4)中含有磷原子数为NA
B.10 g 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为0.6NA
D.1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13.(2023·四川巴中一模)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甲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原子数目大于0.4NA
C.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S2-的数目小于0.1NA
D.2.0 g重水(D2O)中质子数目为NA
14.(1)测定某固体产品中Na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称取产品试样2.50 g配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后,再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再重复进行两次实验。(已知Cr2被还原为Cr3+)
①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三次实验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得产品中Na2Cr2O7的纯度为    %。[已知M(Na2Cr2O7)=262 g·mol-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通过碘量法可测定某产品中钴的含量。称取0.10 g [Co(NH3)6]Cl3产品,将其转化成Co3+后,加入过量KI和2~3滴淀粉溶液,再用0.01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 mL,则产品中钴的百分含量为       。反应原理:2Co3++2I-2Co2++I2、I2+2S2S4+2I-。
B组 能力提升练
             
1.(2023·辽宁鞍山一模)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O含中子的数目为10NA
B.1 mol C2H2中含π键的数目为2NA
C.0.1 mol·L-1 K2Cr2O7酸性溶液中含Cr2的数目为0.1NA
D.同温同压下,4 mL Ne与4 mL O2所含原子数目均为4NA
2.(2023·辽宁协作校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0.1NA
B.11.8 g Na[Al(OH)4]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8NA
C.7.8 g Na2O2与足量的水(O)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若加入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3.(2023·天津十二区重点校联考)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来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3Cl2+8NH3N2+6NH4Cl。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H4Cl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B.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5NA
C.N2的结构式为N≡N,1个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D.当有1 mol Cl2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4.(2023·云南曲靖一模)白磷易自燃,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白磷弹,工业上可用来生产磷酸。白磷制备反应为2Ca3(PO4)2+6SiO2+10C6CaSiO3+P4+10C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62 g P4()熔化时,断开P—P的数目为3NA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 C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C.1 mol·L-1Ca3(PO4)2溶液中含有P的数目小于2NA
D.6 g SiO2中含SiO2分子数目为0.1NA
5.(2023·辽宁重点高中联合体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 g C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5.6 g Fe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C.1 L 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1NA
D.1 mol环戊二烯()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5NA
6.(2023·湖南常德一模)乙炔水化法、乙烯氧化法是工业上制备乙醛的两个重要方法,反应原理分别为HC≡CH+H2OCH3CHO、2H2CCH2+O22CH3CH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氧化法中,生成0.1 mol乙醛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204×1024
B.C2H4的电子式为
C.根据价层电子互斥模型,18 g水的中心原子含有2 mol孤电子对
D.标准状况下,11.2 L C2H2中含有π键的数目约为6.02×1023
7.(2023·广东佛山一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工业制取Na2S2O3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σ键个数为2NA
B.每生成3 mol Na2S2O3,被还原的SO2的物质的量为4 mol
C.等物质的量的Na2S和Na2S2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生成3 mol Na2S2O3转移电子的个数为8NA
8.(2023·天津河西区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Cu(H2O)4]2+中配位键的数目为1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中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NA
C.常温下1 L pH=5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的数目为1×10-5NA
D.2 mol NO和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可得分子总数目为2NA
9.(2023·北京第二十中学模拟)捕获二氧化碳是碳中和技术之一,如图是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C2H5)3中含有的非极性键的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分子中含有2NA对共用电子对
C.每生成1 mol甲酸,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1 mol甲酸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为NA
10.(2023·湖南株洲模拟)如图,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A、B、C内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H2、Y三种气体,当隔板静止时,A中气体密度比C中气体密度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强:p(X)=p(H2)=p(Y)
B.气体的体积:V(X)C.摩尔质量:M(X)D.物质的量:n(X)11.(2023·江苏徐州模拟)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消耗1 mol水同时生成11.2 L O2
B.该人工固氮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使用LDH,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N2的转化率
D.反应生成1.7 g NH3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12.(202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研发CO2的利用技术,将CO2转化为能源是缓解环境和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由CO2和CH4制备合成气(CO、H2),再由合成气制备CH3OH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H4所含的极性键数目为2NA
B.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H4,CH3OH的质子数比CH4多8NA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制备合成气的反应中,若生成2 mol CO,反应Ⅰ和Ⅱ中共转移电子数为6NA
13.(2023·湖南邵阳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O和1 mol O中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
B.电解精炼铜时,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阴极析出32 g Cu
C.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含有极性键数为0.3NA
D.1 mol Cl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c(Cl-)=c(ClO-)
14.(2023·山东烟台、德州一模)KMnO4的纯度分析:
准确称取2.00 g KMnO4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25.00 mL 0.2 mo1·L-1的H2C2O4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2 mL稀硫酸。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重复操作3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1)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计算可得产品中KMnO4的纯度是    ,下列情况会导致KMnO4纯度测定值偏小的是    (填字母)。
A.产品含少量K2MnO4
B.酸式滴定管滴定后有气泡
C.酸式滴定管没有润洗
D.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参考答案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A组 基础巩固练
1.C 1个CO分子含有14个电子,则1 mol CO含有14 mol电子,即含有14×6.02×1023个电子,A错误;题目未指明22.4 L CO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及还原生成CO的量,B错误;1 L 0.05 mol·L-1的NH4HSO4溶液中含0.05 mol N,由于N发生水解反应,故溶液中N的微粒数小于0.05NA,C正确;SO3、NO2溶于1 L水后,所得溶液的体积并非1 L,故不能计算和比较所得溶液中H2SO4和HNO3的浓度大小,D错误。
2.D 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溶质的物质的量n(Na2CO3)=1.0 mol·L-1×0.1 L=0.1 mol,则需称量其质量为0.1 mol×106 g·mol-1=10.6 g,A正确;容量瓶配制溶液要求温度是室温,则操作2是将恢复至常温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正确;操作4是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应加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平齐,C正确;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待颈部液体回流,溶液浓度会偏低,D错误。
3.C 称量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A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定容时眼睛应平视刻度线,B错误;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终点读数应为25.50 mL,D错误。
4.B 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可部分转化为N2O4,故1 mol NO与0.5 mol O2混合后分子数小于NA,A错误;由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2 g时消耗1 mol Na2O2(s),则转移电子数为NA,B正确;Cl2除与KI反应外,部分Cl2还能与水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15NA,C错误;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充分反应,故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小于0.1NA,D错误。
5.B CH3COONa溶液促进水的电离,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5NA,A错误;1个重水(D2O)分子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2.0 g重水(D2O)为0.1 mol,故质子数、中子数均为NA,B正确;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生成NH3的分子数小于0.2NA,D错误。
6.D P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3价,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部分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aH2PO2有一半被CuSO4氧化,A正确;若1 mol H3PO3最多消耗2 mol NaOH,说明H3PO3是二元酸,则Na2HPO3是正盐,B正确;据A分析可知,转移4 mol电子时生成1 mol氢气,则反应中每转移6.02×1023个电子(1 mol)时生成0.25 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 L,C正确;NaH2PO3是氧化产物,Cu和H2均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错误。
7.C S2-会发生水解,2 L 0.5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小于NA,A错误;5.6 L CO2(标准状况下)为0.25 mol,含电子数目为5.5NA,B错误;Na2S2O3中含有硫硫非极性键,15.8 g Na2S2O3为0.1 mol,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C正确;SO2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1 mol SO2完全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错误。
8.A 1 L 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OH-)=c(Na+)+c(H+),c(Na+)=1 mol·L-1,则c(CH3COO-)+c(OH-)=c(Na+)+c(H+)>1 mol·L-1,CH3COO-与OH-离子数之和大于NA,A错误;N(C2H5)3分子中C—H和C—N均为极性键,1 mol N(C2H5)3中含有18 mol极性键,则极性键的数目为18NA,B正确;Zn与浓硫酸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稀)ZnSO4+H2↑,1 mol Zn生成1 mol气体,则0.25 mol Zn生成气体的分子数等于0.25NA,C正确;0.1 mol·L-1盐酸中H+的浓度为0.1 mol·L-1,溶液的体积为1 L,则H+的数目约为0.1NA,D正确。
9.C 23.0 g 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将23.0 g Na溶于一定量水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1 mol Na和水反应生成1 mol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c(OH-)=1.00 mol·L-1,A正确;反应后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B正确;1 mol Na可生成0.5 mol氢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C错误;钠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则1 mol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正确。
10.D 由图可知,Na+、Mg2+、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0 mol·L-1、0.5 mol·L-1和3.0 mol·L-1,则0.1 L该混合溶液中含有NaCl为1.0 mol·L-1×0.1 L=0.1 mol,A正确;含Mg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1×0.1 L=0.05 mol,其质量为0.05 mol×95 g·mol-1=4.75 g,B正确;据电荷守恒可得:c(Na+)+2c(Mg2+)+2c(Ba2+)=c(Cl-),则有1.0 mol·L-1+0.5 mol·L-1×2+2c(Ba2+)=3.0 mol·L-1,c(Ba2+)=0.5 mol·L-1,故该混合溶液中含有Ba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1×0.1 L=0.05 mol,C正确;据稀释定律可得:0.1 L×1.0 mol·L-1=1 L×c(Na+),c(Na+)=0.1 mol·L-1,D错误。
11.C HCl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HCl分子,A错误;核反应表示式必须遵循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即可推算出A=36,Z=89,1 mol ZM中含中子(89-36)NA=53NA,B错误;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1 mol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二氧化硫,1 mol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 mol氢气,则0.25 mol Zn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SO2和H2的总分子数为0.25NA,即生成SO2的数目小于0.25NA,C正确;1 L 1 mol·L-1 NaF溶液中n(Na+)=1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F-)+n(OH-)=n(Na+)+n(H+),则F-与OH-离子数之和大于NA,D错误。
12.A P4由4个磷原子构成,即磷原子质量为31 g,n(P)==1 mol,磷原子的数目为NA,A正确;1个O中含12个中子,n(O)= mol,则含有中子数目为NA,B错误;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用22.4 L·mol-1计算苯的物质的量,故不能确定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C错误;Na2O2与水的反应存在关系式:2Na2O2~2e-~O2,则1 mol Na2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D错误。
13.A 甲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A错误;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2.24 L SO3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故原子数目大于0.4NA,B正确;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0.1 mol Na2S,由于S2-发生水解,则S2-的数目小于0.1NA,C正确;1个D2O含10个质子,2.0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质子数目为NA,D正确。
14.答案 (1)①Cr2+6Fe2++14H+2Cr3++6Fe3++7H2O ②43.7 (2)11.8%
解析 (1)①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Cr2被还原为Cr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r2+6Fe2++14H+2Cr3++6Fe3++7H2O。②若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由方程式可知,所得产品中Na2Cr2O7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025 L× mol,则产品中Na2Cr2O7的纯度为×100%≈43.7%
(2)根据反应2Co3++2I-2Co2++I2、I2+2S2S4+2I-可得到关系式:Co3+~S2,所以n(Co3+)=n(Na2S2O3)=0.010 0 mol·L-1×0.020 L=0.000 2 mol,钴元素的质量为59 g·mol-1×0.000 2 mol=0.011 8 g,产品中钴的含量为×100%=11.8%。
B组 能力提升练
1.B 1个O中含有10个中子,18 g O为0.9 mol,则含中子的数目为9NA,A错误;1个C2H2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1个碳碳三键含有2个π键,则1 mol C2H2中含π键的数目为2NA,B正确;题目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Cr2的数目,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4 mL Ne与4 mL O2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相同,所含原子数之比为1∶2,D错误。
2.B 常温常压下,4.6 g N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由于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故分子数小于0.1 mol,A错误;1个
Na[Al(OH)4]中含有8个共价键,11.8 g Na[Al(OH)4]为0.1 mol,则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8NA,B正确;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中生成的O2来源于Na2O2,7.8 g过氧化钠为0.1 mol,与水反应生成氧气0.05 mol,则生成的氧气含有的中子数为0.8 mol,C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反应为2Cu2++4e-2Cu,阳极反应为2H2O-4e-4H++O2↑,加入0.1 mol Cu(OH)2可使溶液复原,说明反应生成0.1 mol O2,转移电子0.4 mol,D错误。
3.B NH4Cl由N和Cl-构成,含有离子键,N中含有N—H共价键,A正确;常温常压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11.2 L N2不是0.5 mol,则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B错误;N2的结构式为N≡N,1个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正确;该反应中,Cl2→NH4Cl时氯元素由0价降为-1价,当有1 mol Cl2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D正确。
4.B 白磷是分子晶体,其熔化时只克服范德华力,没有P—P断开,A错误;C→CO,生成1 mol CO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2 mol)CO时,电子转移数目为4NA,B正确;题目未指明Ca3(PO4)2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含有P的数目,C错误;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不含SiO2分子,D错误。
5.A 1个CO2中含有22个中子,20 g CO2为 mol,含有10 mol中子,则含有中子个数为10NA,A正确;Fe→FeS,Fe由0价升高到+2价,消耗1 mol Fe转移2 mol电子,5.6 g Fe为0.1 mol,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B错误;1 L 0.1 mol·L-1 NH4Al(SO4)2溶液含0.1 mol NH4Al(SO4)2,Al3+发生水解反应,则含有的Al3+数目小于0.1NA,C错误;1个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1 mol环戊二烯()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1NA,D错误。
6.A 乙烯氧化法中,O元素由0价变为-2价,电子转移关系为O2~2CH3CHO~4e-,生成0.1 mol乙醛时转移0.2 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204×1023,A错误;C2H4为含有碳碳双键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正确;H2O分子中中心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含有2对孤电子对,则18 g水(物质的量为1 mol)的中心原子含有2 mol孤电子对,C正确;1分子乙炔中含有2个π键,标准状况下11.2 L C2H2为0.5 mol,含有π键为1 mol,故含有π键的数目约为6.02×1023,D正确。
7.A 常温常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无法计算22.4 L CO2的物质的量及σ键的数目,A错误;由题给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 mol Na2S2O3,被还原的SO2的物质的量为4 mol,B正确;Na2S由Na+和S2-构成,Na2S2O3由Na+和S2构成,故等物质的量的Na2S和Na2S2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正确;据B项分析可知,每生成3 mol Na2S2O3,转移电子个数为8NA,D正确。
8.C 1个[Cu(H2O)4]2+中存在4个配位键,则1 mol [Cu(H2O)4]2+中配位键的数目为4NA,A错误;标准状况下H2O2不是气体,不能计算22.4 L H2O2的物质的量,B错误;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常温下1 L pH=5的NH4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5 mol·L-1,则由水电离出H+为10-5 mol,其数目为1×10-5NA,C正确;NO和O2生成NO2,部分NO2生成N2O4,故反应后可得分子总数目小于2NA,D错误。
9.A N(C2H5)3是三个乙基与氮原子相连,则1 mol 中含有的非极性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CO2的结构式为OCO,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1 mol,分子中含有4NA对共用电子对,B错误;整个过程反应为CO2+H2HCOOH,则每生成1 mol甲酸,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错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及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甲酸乙酯,故1 mol甲酸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10.C 当隔板静止时,代表隔板两侧气体的压强相等,容器恒温,处于同温同压的环境,则压强关系为p(X)=p(H2)=p(Y),A正确;通入容器中的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气体X的密度大于气体Y,则体积:V(X)Y,C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X的体积小于气体Y的体积,则物质的量:n(X)11.D 根据O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消耗1 mol水必定生成0.5 mol O2,但常温常压下0.5 mol O2的体积不是11.2 L,A错误;氧化剂是N2,还原剂是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错误;LDH是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N2的转化率,C错误;N2→NH3,生成1 mol NH3转移3 mol 电子,故生成1.7 g NH3(0.1 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D正确。
12.B 1 mol甲烷中含4 mol C—H,均为极性键,标准状况下,11.2 L CH4为0.5 mol,含极性键数目为2NA,A正确。由于CH3OH和CH4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确定质子数,B错误。CO和H2生成甲醇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正确。反应Ⅱ为CO2+C2CO,生成2 mol CO,需消耗1 mol C,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NA;反应Ⅰ为CH4C+2H2,生成1 mol C转移4NA个电子,则生成2 mol CO时两反应总共转移电子数为6NA,D正确。
13.B 1个O和1个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10,则1 mol O和1 mol 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A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则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64 g·mol-1=32 g,B正确;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为CH2,则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含有极性键数为×2×NA mol-1=0.2NA,C错误;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由于ClO-发生水解反应,故溶液中c(Cl-)>c(ClO-),D错误。
14.答案 (1)加入最后半滴待测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恢复原色
(2)79.0% AC
解析 (1)滴定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故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恢复原色。
(2)根据滴定反应可得:n(KMnO4)=n(H2C2O4)=×0.2 mo1·L-1×25×10-3 L×=0.01 mol,则有m(KMnO4)=0.01 mol×158 g·mol-1=1.58 g,故产品中KMnO4的纯度为×100%=79.0%。若产品含少量K2MnO4,锰酸钾也能与草酸反应:Mn+2H2C2O4+4H+Mn2++4CO2↑+4H2O,导致标准溶液用量减少,导致测定结果偏小,A符合题意;酸式滴定管滴定后有气泡,导致待测溶液读数偏小,使得测定结果偏大,B不符合题意;酸式滴定管没有润洗,使得待测溶液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小,C符合题意;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不影响溶液用量,不影响测定结果,D不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