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数据,放映有关土地改革的影视,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了解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院子当间摆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说:
“别吵吵,分马了。小户一家能摊一个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记住自己的等级、号数,听到叫号就去挑。一等牛马拴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下。”
人们拥上来,围住桌子,好几个人叫道:“不用你说,都知道了。动手分吧,眼瞅晌午了。”
郭全海爬到桌子上,踩得桌子嘎啦啦地响。他高声叫道:“别着忙,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
无数声音说:“共产党领导的。”
郭全海接着说:“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火,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了东西就忘本,那可不行。”
许多声音回答道:“那哪能呢?咱们可不是花炮。”
郭全海说:“现在分吧。”说罢,跳下地来,栽花先生提着石板,叫第一号……
同学们,投影显示的内容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里的一个片段,它反映的是中国东北农村解放后翻身农民在土地改革时分马的情景,表现翻身农民获得胜利果实的喜悦心情。那么,土地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课文中的图片,提出探究问题。
师: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或说一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生: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生:解放前,旧中国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
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生: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生: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师:对,你们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摇头,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生: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生: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师:好!棒极了!由于上述原因,因此要进行土地改革。这就需要颁布一些法令、条款。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请看投影资料,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生: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生: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
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结果是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农民丈量土地???????????????????????????浙江农民领回分到的农具
最后,教师播放视频—解放后的土地改革,让学生深刻感受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获得解放的心情。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学习了土地改革的内容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
资料2: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4: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即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土地改革(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析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培养概括知识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培养识图能力和表达历史的能力;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2.难点:理解土地改革的内容,分析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主题探究一:渴望土地
任务:探究土地改革的背景。
材料3: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反动势力频繁活动,妄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颠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政权面临着严峻考验。
思考探究:读了这则材料,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与土地改革有什么关系,总结出背景。
具体任务:
①材料1、材料2及教材12页第一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根据教材第二段前三行,得出什么结论。
③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主题探究二: 梦想成真
材料4:
具体任务:
①根据教材12页图片以及第二段正文,及13页第一段小字,总结归纳中央的决策及其主要内容,结合13页右上角材料,总结土地改革的目的。
②根据学案材料4图片以及第二段教材,总结归纳土地改革的具体做法。
③分析第13页教材,归纳土地改革的完成情况。
(四).主题探究三: 欢欣鼓舞
材料5: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在中国大陆上消失了,农民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材料6: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7: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材料8: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具体任务:
①根据材料5,结合教材13页右上角材料,探究土地改革在结果方面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6,结合教材13页小字部分第二段,14页小字材料,探究作用。
③根据材料7,结合教材探究对人民政权的作用。
④根据材料8,结合教材探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
1.填表
不 同 点
相 同 点
土地占有者
地主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改 革 前
改 革 后
2.材料分析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基本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三点建议。
五.延伸拓展:
百家争鸣:探究为什么土地改革能够顺利完成?
材料9
土地改革法公布后,各地政府派出大批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宣传土改、领导土改,全国农民积极参与,热烈支持。
具体任务:
①运用学过的土地改革背景,分析当时时代要求;
②观察分析材料9,分析农民心理;
③阅读分析教材13页小字部分第二段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国家政策;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总结归纳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
六.课后作业:
学完了本课,你针对当时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新旧社会农民处境的不同,写一篇探究体会。
课件16张PPT。青云一中 类维彬第3课 土地改革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3课 土地改革学习目标(1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归纳出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2、土地改革开始和基本完成的时间分别是?实行的地区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自学指导题(7分钟)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②广大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状况(3分钟)1947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6亿老解放区农民分得了土地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二、土地改革(6分钟)时 间:实行地区:1950年夏—广大新解放区内 容:1952年底基本完成特 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具体实施:没收地主土地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同时给地主留份地依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私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农民获得解放。 结果: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农民正在拔出地主地界碑农民丈量分配土地藏民欢庆焚烧地契斗争地主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②历史意义: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①④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分钟)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土地改革的 背景:②广大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本课小结(4分钟)废除封建地主剥削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开始实行:实行地区:1950年冬广大新解放区内容:基本完成:1952年底特点: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②历史意义: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①④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4、1952年,中国的农民由于获得土地而欣喜万分,主要是因为实行了( ) A春秋时期和1952年 B战国时期和1950年
C战国时期和1952年 D战国时期和1949年当堂训练(12分钟)1、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 )2、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其形成和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 )
A老解放区 B边境地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新解放区。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BDC3.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B A 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地主土地所有制
C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土地国有制8、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5、建国后,为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反腐败斗争 D 三反五反运动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 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7、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确立了( )
9、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1950年《中国土地法》B、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1、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AC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 封建土地制度。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