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练习 小题抢分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作文审题立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练习 小题抢分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作文审题立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20: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
小题抢分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作文审题立意
(限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海岸线上, ① ,犹如一道“绿色长城”,保护着海岸一带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就是红树林。
与其他生长在陆地的森林植物不同, ② ,它们长期适应于高盐、强酸、低养、缺氧、风浪等恶劣环境,使得它们有了许多特殊“技能”。比如,红树植物的根系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海水淡化系统;它们具有非常发达的地上气生根,在狂涛巨浪前屹立不倒;它们的叶片常具有厚厚的角质层,隐藏于表皮下或叶片背面的气孔也能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名副其实的“节水专家”;还有相当一部分红树植物进化出了植物界少有的“胎生”繁殖方式,以适应潮间带恶劣的环境。
红树植物庞大的地上气生根系统具备消浪、缓流、促淤、固土等功能,会在海岸形成坚实的天然屏障。这不但为动物躲避敌害提供了理想场所,还可以有效减弱台风及风暴潮的破坏力。
此外,红树林还是重要的碳库。红树林由于周期性的潮汐淹没、土壤厌氧和独特的复杂根系,能有效捕获悬浮物质,埋藏有机物,并降低有机质分解速率,进而达到固碳的效果。
 ③ ,却稀有珍贵。全球红树林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因围海造田、围塘养殖及城市化等,红树林生长空间一度被压缩,现有的红树林更加珍贵。
1.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请用平实的语言解释文中“绿色长城”的含义。(3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写水,“            ”写山,境界辽阔高远,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2)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如果六国“            ,            ”,秦国人必定寝食难安。
(3)古典诗词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比如“            ,            ”就是声色兼备的佳句。
三、作文审题立意
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明审题立意。(10分)
材料一 梁衡说:“夫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的大利大情。”
材料二 蔡元培校长曾批判那些生活在“小我”圈子里的年轻人:“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材料三 英国作家约翰·多恩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答案与解析
小题抢分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
作文审题立意
1.示例 ①有一种特别的树林 ②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植物(红树植物生长在海边) ③红树林的作用很多
2.①能长期适应海边恶劣环境。②能在海岸形成天然屏障。③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
3.(1)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作提示 材料引用了梁衡、蔡元培、约翰·多恩的经典名言。三则材料都要求我们跳出个人的“小我”,而多关注国家民族、社会、世界。写作时要辩证分析“我”与“他人”“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思考“我”为何要多关注这些,应该培养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胸怀和品质;思考如何将“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或者世界的和谐共荣之中等。
参考立意:①微星点点,聚光成炬;②聚小我之光,谱大我华章;③志存高远牵国事,心忧天下济苍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