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07:54:12

文档简介

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D、血红蛋白、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结构,甲、乙、丙表示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丙中
B、②处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
C、甲、乙、丙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D、花粉过敏会引起甲液增多,丙液减少
3、下列病症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 )
A.小腿肌肉抽搐 B.镰状细胞贫血 C.尿毒症 D.组织水肿
4.高温烫伤或运动摩擦均会在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层间形成“水泡”,有一定的痛感,几天后“水泡”往往会自行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B.水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生成增多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高温烫伤后可立即用凉水反复冲洗,以预防“水泡”产生
5.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6.下列有关人脑的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语言文字有关的人类的听、说、读、写
B. 瞬时记忆可在注意的条件下形成短期记忆,再经重复刺激形成长期记忆
C. 生物学科考试专心答题时,与之有关的高级中枢是言语区的 V 区和 W 区
D. 言语区的 S区损伤后患者不能讲话,V区受损后患者不能形成视觉
7.下图为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释放②的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②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降解或回收
C.神经递质与③结合后,会使④处产生动作电位
D.⑤处Na+和Cl-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兴奋的传递
8.做膝跳反射实验前,若提前告知受试者,实验现象可能不明显,其原因是( )
A.传出神经受阻 B.膝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
9.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ab=bc,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10.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的支配,都属于传出神经
11.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如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
B.单核细胞只为特异性免疫提供免疫细胞
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相同
D.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骨髓、胸腺、肾、淋巴结等构成免疫器官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抗原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13.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B.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就会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14.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 淋巴管内的液体   B. 输尿管内的液体   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 消化管内的液体
15.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
B.c处是轴突-胞体型突触
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D.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2次
16.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 )
A、神经—体液调节 B、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应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17.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和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上下肢无法运动。检查发现,他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正常,但脑部有血管堵塞导致大脑某区损伤。治疗期间,这位老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说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存在分级调节
B.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面积与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
C.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中是存在对应区域的
D.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了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18.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是( )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白化病
C.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D.呆小症和甲亢
19.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量少于细胞内液的量
B.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D.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20.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醉酒的人走路不稳主要与小脑受影响有关
C.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密切联系
D.下丘脑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6分)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到达其被利用的场所内,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 阶段。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脂肪肝患者脂蛋白的合成量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2.(14分)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膀胱内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被动扩张,位于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此时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会形成________。
(2)在完成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为: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________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________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________变化。
(3)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仍具有简单的排尿反射,但不能“憋尿”和主动排尿,请根据图中信息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种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内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释放毒素,毒素属于一种热源,可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使腺体A分泌的激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小时保持38℃,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2.当我们大量喝水后,__________(结构)减少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最终作用于靶器官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促进/抑制)对水分的重吸收。
3.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
24.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的,下图表示离体的联结起来的两个兴奋性神经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特征是细胞外的Na+浓度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的。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给予B点一个有效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5.(10分)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器官)切除,B组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组小白鼠注射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______正确;
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 正确。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A B D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A B D B D D D
2023-2024高二生物10月份月考答案
21、答案:(1)A液、C液
(2)胰腺组织细胞中CO 浓度高于毛细血管
(3)循环;泌尿
(4)自由扩散;12;三
(5) 减少
22.答案:(1)局部电流
(2)突触小泡;扩散;电位
(3)a→b→c→d→e;g→h→c→d→e
(4)大脑皮层控制脊髓的传出神经h受损
23:1.体温调节; 等于;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抑制;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神经-体液
24.(1)高于 K+
(2)A、C、D
25.(1)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
等量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二 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