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2-21 21:59:30

文档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东都镇初级中学 李玉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学习重点
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学习难点
1、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观察课件出示一些图片,思考回答: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两条红竖线长度相等吗?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阅读课文第10页倒数第一自然段,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 。
1km=1000m= m; 1dm=0.1m= m; 1cm=0.01m= m;
1mm=0.001m= m 1μm=0.000001m= m; 1nm=0.000000001m= m。
(3)针对训练
a.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敏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2B铅笔的长度是18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b.单位换算:
5.4Km= m= nm
2.4nm = mm= km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工具是 。
(2)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 ;一个手指的宽度约为 。
(3)阅读课文第13页了解一些长度和距离。
3、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 、 、 。
(2)使用时:刻度尺要 ,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数;记录数据包括 和 ;要 取平均值。
(3)[练一练]读出物体的长度。
A.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
B.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
(4)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做课本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1题要求的实验。
(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 求出硬币的周长。其他方法也可以。
(2)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n,求出每张纸的厚度l= 。
(3)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 。
三、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看课文图1.1-5-----图1.1-7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2、时间单位
阅读课文第13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单位换算:1h= min,1min= s。
3、停表的使用。
(1).练习使用停表;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 s;1min内你的脉搏的次数是 次。
四、误差
1. 和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错误与误差不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实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 ,而 是不可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 、 。
4.练一练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候,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 )
A、估读时造成的误差
B、刻度尺精密程度不同造成的误差
C、刻度尺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
D、测量造成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当堂检测
1.小刚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
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厘米、9.21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
C.9.21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
3.下列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眼迅速一眨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哈欠
4.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m B.cm C.nm D.mm
5.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体育李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 )
A、分度值为1m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5m的软尺
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卷尺 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20m的卷尺
6.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7.用拉伸了的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A.大于真实值B.等于真实值C.小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王艳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cm;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9.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10.小梁同学在50m赛跑中的的成绩如图所示,他用时为 。
七、作业布置
1.我是侦探兴趣小题(见课件)。
2.课后P15页的2、3、4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东都镇初级中学 李玉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教材分析
按照《课标》的要求,本节应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使学生懂得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本节的重点是长度的测量。测量时,应引导学生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对1cm、1mm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并会估测长度。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他们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阅读课文第10页倒数第一自然段,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2)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尝试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效的针对训练(见课件)。
2、长度的测量
(1)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 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3)、阅读课文第13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3、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尝试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效的训练(见课件)。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做课本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1题要求的实验。
(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平移法):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2)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张纸的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张纸的厚度,而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积累法)测量时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n,求出每张纸的厚度l=L/n.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积累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简单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5-----图1.1-7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13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3页“小资料”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四、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实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尝试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效的针对训练(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当堂达标
选出一些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题目进行达标测试。
七、作业布置
1.我是侦探兴趣小题(见课件)。
2.课后P15页的2、3、4题。
课件29张PPT。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东都中学 李玉同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观察一下图片]两条红竖线长度相等吗? 单凭感觉不完全可靠!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 符号:m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03 103 103 103
10 10 10 千米 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mm μm nm
分米 厘米
dm cm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倍数
小敏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2B铅笔的长度是18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mdmcm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2. 单位换算
5.4Km= m = nm

2.4nm = mm = km

5.4×1035.4×10122.4×10-62.4×10-12二、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2.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1)会认: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会读:2.78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物体长度:1.10cm[练一练]读出物体的长度物体长度:1.86cm[小实验]
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能力提升思考:
如何测出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1)平移法:测圆、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2)累积法:测纸厚,细丝直径 地图上铁路线长、运动场跑道长(3)化曲为直三、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2.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单位换算:1h=60 min 1min=60s停表的示数是3分37.5S[小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1.练习使用停表;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
所用的时间是 s;
1min内你的脉搏的次数是 次。四、误差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3. 误差的减小方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注意:
1.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不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练一练]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候,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 )
A、估读时造成的误差
B、刻度尺精密程度不同造成的误差
C、刻度尺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
D、测量造成的错误A为什么要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 差 沙滩上留下了某嫌疑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厘米,那么,嫌疑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
我是侦探 知识链接
----人的身高往往是脚长的7倍。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