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2-21 22:47:09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东都镇初级中学 聂根录运动的快慢问题一:
同为百米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同时跑,看谁先到终点----即通过相等的路程,
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问题二: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看谁在前面----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
远的人运动得快问题三: 小聪用17s跑100m,小明用8s跑50m ,那哪个快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距离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距离1.相同距离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距离时间不同距离也不等怎样来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A物体在10s内通过30m,B物体在5s内通过20m,谁运动快?1m/s=3.6 km/h1km/h= m/s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2、单位换算:3615(12.5m/s)(10m/s)(12.5m/s)Bp27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阅读想想议议:观察甲乙两小车
的运动有什么不同?(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快慢都
保持不变。
3、在任何一时刻和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
等的。例:一架飞机2h内飞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m/s?它的含义是什么,相当于多少km/h?
小结:运动快慢平均速度:平均运动程度快慢再见1.3 运动的快慢
东都镇初级中学 聂根录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重点:速度的计算
学习难点:速度单位的计算
I.知识准备
1.跑比走快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2.龟兔赛跑的故事中谁跑得快?
II.教材助读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甲乙两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甲在十秒内前进五十米,乙在两秒内前进八米,怎样表示两人汽车的快慢?
2. 速度
(1)速度时表示 的物理量。
(2)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单位: 。交通运输中常以 为单位。
匀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 的直线运动成为变速直线运动。
Ⅲ.预习自测
1.1米/秒= 千米/小时,72千米/小时= 米/秒
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3s和12s,则( )
甲的速度大
乙的速度大
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同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重点)
问题1.在运动会上跑100m的时候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问题2.张华同学骑车,李明同学步行,他们一同出发去学校,10min后张华到达学校而李明没到,谁运动的快?
问题3:小聪用17s跑100m,小明用8s跑50m ,那哪个快呢?
归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
(2)
针对练习: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3、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探究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难点)
问题1.探究小汽车行驶时速度的变化,完成以下表格
200m
200m
200m
10s
10s
10s
v1=
v2=
v3=
通过计算分析:小汽车坐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变化是什么样的?
问题2,什么是平均速度?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例:一架飞机2h内飞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m/s?它的含义是什么,相当于多少km/h?
我的知识网络图
意义:
速度 定义:
公式: 单位:
运动的
快慢 运动形式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自我检测:
1、一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2小时通过了54千米的路程,这辆汽车的速度是___米/秒.
2、甲、乙两辆车均作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450米路程用30秒.乙车通过9千米路程用12分,则_______车速度大.
3、 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
4、一位同学第一分钟走了300米,第二分钟走了200米,第三分钟走了250米,则这位同学前二分钟的速度是___________,后二分钟的速度是___________,整个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
5、 南京到北京的列车第一天晚上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3时半到达,全程1050千米,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千米/时。
6、 某同学跑百米所用的时间是12.5秒,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秒,合_____千米/时。
7、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已知在8秒钟内匀速通过320米,则此物体在第5秒钟时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此物在前半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
8、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
A. 1.2米/秒 B. 12米/秒 C. 1.2厘米/秒 D. 1.2千米/时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平直铁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投出的篮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C. 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 沿直线跑道百米的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10、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11、火车在2h 内行驶了120km,飞机在5min飞行了50km ,则火车与飞机的速度之比是( )
A.1 :10 B、1 :100 C、1 :1000 D、1 :2
1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1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6700米的隧道,用了6.9分钟,问此火车经过隧道时的速度为多大?
14.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多少h?
15.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是他乘车
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行车时间(2)行车速度
16、爆破需要引火线,某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厘米/秒,若人在点燃引火线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迅速跑到600米以外的安全区,问选用的引火线至少应多长?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东都镇初级中学 聂根录




知识

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

方法
1、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
2、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能够比较速度的快慢,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利用公式解决一些与速度有关的实际问题。可是对速度的分类如: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缺少相应的认识。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难点
速度单位的计算
解决办法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
速度 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
s=vt
计算:v=
t=s/v
概念
平均速度
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第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教学
1、速度的定义
2、匀速直线运动
三、课堂小结
四、练习与检测
情境导入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放录像:龟兔赛跑,让学生思考、交流。
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的定义:
提出问题:
(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终点时我们又用的是什么方法?
(2)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3)小聪用17s跑100m,小明用8s跑50m ,那哪个快呢?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类比电功率的定义引入速度的定义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单位:米/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针对练习: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3、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5) 观察多媒体录像体会速度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表(20页1.3-2)
路标的物理意义。
2、匀速直线运动
(1)、你认为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是平均速度?
例:一架飞机2h内飞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m/s?它的含义是什么,相当于多少km/h?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速度的定义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学生思考体会
观察多媒体录像(教师用书中的光盘:龟兔赛跑)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1、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2、比较相同时间所经过的路程。
学生分析后回答。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谁跑在前;在终点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小华和爸爸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
学生练习
认识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速度表上各个数值的
物理意义和路标上各值的物理意义
学生阅读第21页想想议议思考如何研究物体的运动,图甲和图乙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区别。
思考、讨论
得出特点: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快慢不变。
讨论:你学到了什么
回忆自己熟悉的情景,进入学习情境
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总结判断速度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
进一步熟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引入速度的定义,并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熟悉单位换算及速度计算
将知识用于生活。了解一些交通标志的意义
利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某些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