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26 10: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略讲—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一)国家的出现
1、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
部落:若干氏族组成部落
2、出现的时间、地点:5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
3、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二)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
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的政治领袖兼有军事首长的身份
(三)城的出现
1、军事防御功能和权力、地位象征
2、反映阶级对立尖锐化
(四)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反映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集合
(五)社会不平等现象
1、贫富分化的出现
贫富分化与产品积累、交换扩大有直接关系
2、政治压迫的加重
(六)“帝”的传说——神话的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看待“传说”
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叫一个学生翻译]。从这段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远古社会(原始社会)中,部落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有着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大同之世” 】
【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也就是阶级社会]】
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打败对此不服的部落,最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承认。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朝的建立、禅让制的废除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大事件,它标志着氏族公社制的瓦解,从“天下为公,选贤为能”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为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
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商代政治的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三、西周的分封制
周王朝建立之后,在通讯和交通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庞大的国家?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分封的目的:巩固周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封:“圭”指“分茅裂土”。指分封时给诸侯一块土地加一把茅草,表示这块土地上的所有都归诸侯所有。周初统治者在军事上征服了广大地区后,派遣自己的亲姻兄弟或异姓贵族勋戚,或臣服的异族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进行统治,把那里的土地和人民赐给他们,建立西周的属国,统辖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些受封地区的统治者就叫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所封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的大分封,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史称“封藩建卫”。
【对照地图】当时主要的封国有:
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以奄(曲阜)为中心,统治“商奄之民”(当地土著)和“殷民六族”。
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统治夏墟之地,以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为中心,控制夏遗民“怀胜九宗”。
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管辖“殷民七族”。
齐: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进山东半岛)。
燕:文王庶子召公世的封国。都蓟(ji)(今北京附近),统治河北北部地区。
吴:相传是周王季历之兄太伯、仲雍奔吴所建国家。以姑苏(今江苏苏州)为中心,统治当地土著居民。
西周的“封建”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这里的封建:即“封国土,建诸侯”。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秦废封建,置郡县。
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①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授民授疆土。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由周王直接统治。其他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②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解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③同时,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首先,经过分封,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其次,经过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扩展。西周的统辖范围和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要比商朝广阔。
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它们的相对独立性也比较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后来甚至出现诸侯争霸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四、西周的宗法制
俺们来做包青天——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一个部落,就是由一群互相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①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正妻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②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不婚,这样就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了,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2.宗法制的作用、影响
同学们想一下看,这样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礼乐制度(略讲)--宗法制的维护工具
礼的地位: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礼的作用: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
礼的内容:尊崇上天和先祖,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礼乐的使用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具有家国一体的特色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教后记:
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的第一篇课文,内容较深,讲述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在课上,我结合相关的地图、事例来讲述抽象的概念。他们在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背景知识不足,这需要他们在课前预习,特别是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复习,在课上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