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认识下我们这个民族
华夏族: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改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准。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汉族:汉朝建立后,汉朝国人都称为“汉人”。到了五胡十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称这些汉人仍为“汉人”。唐朝改称“唐人”。元朝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后来又把“南人”并入“汉人”,“汉”就慢慢成为汉民族的族称了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
1、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
中央
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南抚夷越,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乌桓
夫余
氐
夷
东北:
设乌桓校尉
中央
大鸿胪。
2、汉朝
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北方匈奴:汉初:和亲;汉武帝:战争
东汉:南匈奴内迁,
出击北匈奴
(燕然山铭、西迁)
边疆(北方和西域):
屯戍政策,移民屯田,开发边疆,
①少数民族内迁
匈奴、羯、氐、羌、鲜卑
②少数民族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推动民族融合
北民南迁 共同开发
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推动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
(1)北方:
(2)南方:
五胡内迁、北民南迁、民族交融
3、魏晋南北朝
4、隋朝
中央
礼部(礼部司、主客司)、鸿胪寺
北方、西北:突厥、党项、吐谷浑等民族先后归附
边疆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东南:加强了与流球的接触
南方(岭南):册封谯国夫人治理岭南
5、唐朝
中央
礼部(礼部司、主客司)、鸿胪寺
西北:安西、北庭都护府
北方:安北、单于都护府
东北:
安东都护府
南方:
册封南诏王
设安南都护府
西南:
文成、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
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边疆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天可汗
6、宋朝
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战争与交流交往并存,各民族政权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南北面官
仿宋建制
猛安谋克制
“大定之治”
榷场贸易
澶渊之盟
西南:
对西藏有效管理,册封八思巴帝师
宣政院管理
7、元朝
行汉法
差别对待政策
东北、云南、北方等地设立行省,征发赋役
东南: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
西域: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
8、明朝
中央
礼部、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北方:修筑长城,布置军镇,开放马市贸易
东北:设立都司、卫、所等。
西南:设土司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西藏:敕封僧俗领袖,设立都司,经济上赐贡、茶马贸易
9、清朝
中央
理藩院
北方:满蒙联姻控制漠南蒙古
西北:军事平定漠西蒙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西部:青海设西宁大臣
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
朝代 中央 机构设置 边疆民族管理政策
北方 东北 西北 南方 东南 西南
秦 典客、典属国 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抚夷越设郡县
汉 大鸿胪 和亲 北击匈奴 设乌桓校尉 河西四郡 西域都护府 移民屯田
隋 礼部、鸿胪寺 突厥归附 党项、吐谷浑归附 册封谯国夫人 加强与流球的接触 边疆郡县由民族首领任职
唐 礼部、鸿胪寺 安北、单于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 安西、北庭都护府 册封南诏王,安南都护府 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 都督府羁縻州由大都护直统上统于中央政府
宋 辽国 金国 西夏国 大理国
元 宣政院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甘肃行省 湖广行省 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管理
明 鸿胪寺、礼部、提督四夷馆 修筑长城开放互市 设立都司卫所 设赤斤蒙古等卫 省 册封西藏法王,土司
清 理藩院 满蒙联姻 黑龙江、盛京将军 军事平定漠西蒙古 省 收复台湾 达赖班禅、驻藏大臣 改土归流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先秦:与域外交流
(二)秦汉时期
1.陆路:
2.海路:
3.对日本
甘英出使大秦
张骞通使西域
(三)隋唐时期:
1、背景:
(1)隋朝:
①造纸术等技术西传到阿拉伯地区。
②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把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2、概况:
①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王子来到中国
(2)唐朝:
(四)宋朝:
1、背景: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1)特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渐趋发达;
(2)原因:政治、经济 、科技
(五)元朝:
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特点: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海禁和闭关政策、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
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但在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大清王朝的天下秩序
(六)明清时期:
逐渐走向封闭
1553年葡萄牙取得澳门的居住权,荷兰和西班牙侵占台湾
1689年《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工业文明
农耕文明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秦朝设典客等;
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
礼部和鸿胪寺;
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
唐朝和亲、羁縻州
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
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
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
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
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朝贡”外交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时空坐标
【课堂小结】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
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求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
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
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朝贡”外交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