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高二年级 学科: 通用技术 教案编号:
姓名 主备教师 集备时间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4.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能力目标 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途径与方法,逐步建立与之关联的技术意识,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技术思想与经验。
核心素养 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教学难点 人机关系基础知识的应用。
教学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体验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手写)
课题导入 提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有哪些? 学生回答:(高效、安全、健康、舒适) 提问: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二、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1(学法、教法活动设计): (一)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案例分析:出示盲道图。 提问:此设计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设计只考虑了路面的美观性,没有考虑盲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 总结: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但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如,盲人、残障人士,老人和儿童等。 练习:讨论以下场景并完成表格。 场 景特殊人群解决方案餐厅洗手池地铁站楼梯医院挂号排队
案例展示:高低洗手池、自动上楼梯椅、人民币。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出示橱柜使用对比图。提出问题:橱柜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方便取物,伸手与下蹲不费力) 案例展示:人体活动区间示意图。 总结:人类在使用产品时,整个人是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的不断交替中。因此,设计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还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静态尺寸是指人体处于静止状态下所测得的尺寸(构造尺寸),动态尺寸是指受测者处于执行各种动作或进行各种体能动作中,各个部位的尺寸值,以及动作幅度所占空间的尺寸(功能尺寸)等。 练习:讨论以下场景并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场 景需要考虑的动态尺寸淋浴房超市货架与通道学生公寓双层床
(3)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案例分析:出示图书馆自习场景图。 提问:为什么大家选择座位时,首选同向座位?如何解决面对面就坐时,所产生的问题? 学生回答。(面对面会有对视,心理不舒适。可以在中间加间隔挡板) 总结: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观看视频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 (4)信息的交互 案例分析:展示错误信息路标。 提问:这个路标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方向指示不清) 总结: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即人与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被应用到生活中来,人与产品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不同的信息有着不同的特征,应根据设计目的为人机交互选择最佳的信息传递类型。 信息交互方式适合应用的产品数 字指示灯图 标
练习:讨论以下信息交互的方式中,适合应用的产品有哪些。
课堂测试 1如图所示是一款测力矩扳手,在紧固螺栓时可显示所施加的力矩值。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该设计主力矩显示屏要考虑了( ) A.人体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B.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C.信息的交互 D.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课堂小结 一、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4)信息的交互
板书设计 4.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课时) 1.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双限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能力作业: 总结本节知识点
拓展作业: 记录学习与游戏过程中手部运动的各项数据,理解“长时间使用工具不当,还可能带来疾患”这句话
课后反思:1:整体课堂教学情况: 2:学生学习方面情况: 3:教学目标(对照课标)完成情况: 4:亮点、优点: 5:不足(失误): 6:后期整改措施或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