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人教版(八上)物理(课件+教学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2-23 10:44:23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羊流镇羊祜学校 杜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归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有时成倒立的像,有时成正立的像。那么凸透镜的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系呢?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
(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三)设计实验;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 、 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3、 你认为该怎样设计试验?
(四)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
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五)数据收集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 的 性 质
像距v/cm
虚 实
大 小
正 倒
U>2f
U>2f
2f>u>f
UU(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呈现;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呈现;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三、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 分大小; 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 。
四、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3: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羊流镇羊祜学校 杜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有时成倒立的像,有时成正立的像。那么凸透镜的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系呢?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
猜猜看:凸透镜成像情况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学生提出各种猜想,教师加以引导
(和物体距离透镜的远近有关)
(三) 设计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的内容,想一想:“你如何设计方案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想?”
在设计实验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实验室常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仪器——光具座。介绍光具座,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含义。光屏上得到特别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学生进行阅读,并设计方案,教师抽个别学生讲述他的方案,加以引导,得出:蜡烛点燃,找出像,量出物距和像距,多测几次
制定了方案,就要依据方案来进行我们的实验。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将同学们进行一下分组, 每4个同学一组,其中两个同学负责移动器具并读数,一个同学负责观察像,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
在实验时,注意调节光具座上实验器材的高度,为了方便我们的测量,我们最好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在开始实验探究以前,请大家先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看看在光屏上能找出像来吗?找出的像和蜡烛比起来,大小有变化吗?
既然有变化,那我们就针对这种变化,进行我们的实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步骤开始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吧。并将你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入手中的表格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通过实验数据,同学们看出什么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放大的像,看一看成放大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有什么关系呢?物距与焦距相比怎样?(物距大于焦距)物距比多少个焦距小呢?(2个)也就是说,成放大的像的时候物距是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
成缩小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有什么关系?(物距大于2倍焦距)
成等大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呢?(2倍焦距)
通过刚才的实验,在实验中,有没有光屏上不能呈现像的时候呢?这种情况又发生在物体和透镜的位置变化为什么的时候呢?(物距小于焦距的时候)
(五)分析论证:
教师: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 现在分析数据找出规律。看哪个小组能完整地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学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四、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3、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课件22张PPT。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羊流镇羊祜学校 杜玲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光屏实验器材 提出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设计实验: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进行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u=2fu=f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u>2f f2f 倒立放大实像 u=f 不成像 u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实验思考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
即物像同方向移动
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ca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cd e 2: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A 3: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f<30cm<2f,解得:15cm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