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共16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共16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4 11:30:03

文档简介

《暮江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的大意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面对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整体设计思路
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和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然后,通过创设情境、随机表演、借助查阅资料等,反复品读和理解古诗;合理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熟读成诵。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能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认识作者
1.同学们,古诗中有很多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佳作,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暮江吟》就是其中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2.课前大家搜集了白居易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老师也搜集了一下他的资料我们一起观看一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释题:《暮江吟》从暮,江,吟三个字入手理解诗题含义。(就是诗人吟唱傍晚江边景色所作的诗。)
2.齐读课题《暮江吟》,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暮吟"的读音。
3.指导书写:暮吟
强调:"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令"。
4.采用听读,自读,范读,接龙读等方式训练孩子的读感,练习中注意划分节奏读有停顿的朗读、同桌检查读,师生检查互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诵,丰富了古诗的课上学习形式。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学习古诗诗意的方法都有哪些?汇报交流。
2.小组内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说说古诗的大意。(老师巡视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汇报交流,理解诗意。
诗意:夕阳西下,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青绿,一半殷红。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就像珍珠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4.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板书:露水月亮)
诗人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板书:景色迷人)
5.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6.指导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停顿。(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1)师:诗中描绘的景色真是让人陶醉啊,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感受一下江边傍晚的景色吧。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2)小练习看图读诗
(3)齐读整首古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
1.背诵并默写一遍古诗
2.为古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暮江吟》
唐.白居易(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
暮江吟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
一、古诗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草》吗?一起来背一下。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暮江吟》
二、知诗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三、初读课文
理解诗题
暮:傍晚。吟,古代诗歌体裁的
一种。题意是傍晚在江边的吟诵。
如何理解题目 “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读古诗
我会认






我会写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yín
“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
“吟”的最后一笔没有一点。
五、整体感知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 、弯月初升、 等几幅景象。
夕阳映江
露珠晶莹
六、理解诗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
铺:
瑟瑟:
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江面上,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
可爱。
似:
好像。
真珠:
即珍珠。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理解诗意
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晶莹透亮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弯弓。
理解诗意
你能说一说这首古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吗?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理解诗意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早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读读白居易的其它诗歌,看看他的诗句中还藏着哪些斑斓的色彩。
拓展延伸
1.背诵古诗《暮江吟》。
2.画一画:展开想象,按自己的理解,为古诗《暮江吟》配画。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