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11: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
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诱导公式,观察诱导公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特殊角与任意角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恒等关系.如果把特殊角换为任意角,那么任意角与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的三角函数会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直观角度加强对差角公式结构形式的认识.
新知积累
探究一: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1.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师:(1)怎样作出角,,的终边?
(2)怎样表示出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
学生:思考.
,,


教师让学生学习圆的旋转对称性,由此得出.
2.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弦长相等,由上图,可以得出.
任意一个圆绕着其圆心旋转任意角后都与原来的圆重合,这一性质叫做圆的旋转对称性.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有关内容,根据这个公式和上面得到的的结论,把点,,,的坐标代入公式中,可以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4.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
提问:左面的公式是在,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上述公式还成立吗?
学生:思考讨论.
总结:此公式给出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的余弦值,简记为说明:有了公式以后,我们只要知道,,,的值,就可以求得的值了.
例题点拨
例1 利用公式证明.
(1);(2).
证明:(1)
.
(2)
.
例2 已知,,,是第三象限角,求的值.
解:由,,得
.
又由,是第三象限角,得
.
所以
.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熟悉公式的表达形式.
探究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教师:如何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得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用代换中的,便可得到:.
教师:使用条件:,都是任意角,简记符号:.
记忆口诀:“余余正正,符号相反”.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推导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如何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和诱导公式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教师:提示学生: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诱导公式五(或六)可以实现正弦、余弦的互化,这对我们今天的问题又帮助吗?
学生:动手完成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推导过程,得出:

.
教师:使用条件:,都是任意角,简记符号:,.
记忆口诀:“正余余正,符号相同”
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导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1)怎样由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得到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并思考得出:

分子分母同除以,便可得到:.
(2)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如何得到两角差的正切公式?
用替换中的即可得到:.
(3)对于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思考讨论:
a.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什么限制条件?
b.公式有何特点?
c.公式有何用处?有何变形?
师生共同探讨:
a.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即,,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就不能使用这两个公式,只能(也只需)用诱导公式来解.
b.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
c.的变形:


.
的变形:


.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共同完成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的推导,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例题点拨
例3 已知,是第四象限角,求,,的值.
解:因为,是第四象限角,得,

于是有,

.
例4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分析:解此类题首先要学会观察,看题目当中所给的式子与我们所学的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哪个相象.
解:(1);
(2);
(3).
【设计意图】固化概念,提升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探究三: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师:提出问题:在公式,,中对,如何合理赋值,才能出现,,的表达式?请同学们把对应的等式写出来.
生:在公式,,中,令就可以求出,,的表达式.


.
师:对于和,,但是在使用时,要保证分母,且有意义,即,且.当时,的值不存在;当时,的值不存在,故不能用二倍角公式求,此时可以利用诱导公式直接求.
【设计意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共同完成二倍角公式的推导,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例题点拨
例5 已知,,求,,的值.
分析:已知条件给出了的正弦函数值.由于是的二倍角,因此可以考虑用倍角公式.
解:由,得.
又,所以.
于是
.

.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课堂练习
1.(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法一
,故选D.
解法二 由题意可知
,故选D.
2.已知,则( )
A. B. C. D.1
答案:A
解析:.
3.(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B.
4.若,则( )
A.2 B. C. D.1
答案:D
解析:,故选D.
5.设为锐角,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为锐角,且,所以,
所以,故选B.
6.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是方程的两个根,
所以,,
所以.
7.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即,
,.
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作业:完成本节课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二倍角公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