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会用厘米量。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尺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通过淘气请妈妈帮他买垫板的故事导入,请同学们想办法说明桌子有多长。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工具(手、文具盒、铅笔等)测量桌子有多长,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师:同样的桌子,大家测量的数却都不一样,为什么?
(测量的工具不同)
师: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都一样?
(用同样的工具测量)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尺子。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
学生取出尺子,仔细观察,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
⑴.尺子上的数字就是刻度,最左边的刻度是0,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⑵.尺子上有长有短的竖线是刻度线,最左边对着0的刻度线叫0刻度线,量物时一般要从0刻度线量起。
⑶.CM和我们中文厘米的意思一样,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长度单位。
2.认识1厘米。
⑴.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能在尺子上找到哪段长是1厘米吗?尺子上还有哪段长也是1厘米?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
⑵.师:找找看,在你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⑶.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
3.认识几厘米。
⑴.估计3厘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出来。
⑵.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哪段长3厘米吗?指给同桌看看。你能找到5厘米吗?10厘米呢?
4.用厘米量。
教师出示小棒,请同学们估计小棒有多长。
再用尺子量一量小棒有多长,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三、巩固练习:
⑴.判断:量的对不对。(课件出示练习题)
⑵.师:在你的身边任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体,用尺子量一量它有多长。同桌交流,检查量的对不对。
⑶.我们已经会用尺子准确的量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如果我们要测量比尺子长的物体的长度,该怎么办?小组合作量一量桌子有多长。
介绍米尺、卷尺、折尺…
⑷﹒小结: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家的饭桌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