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七律 长征
你从课题“七律·长征”中了解到哪些问题?
题目
七言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七律
根据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实生活提炼而来的《七律·长征》又有怎样的气魄呢?
我会写
律
崖
lǜ
yá
渡
dù
索
suǒ
lǜ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yá
这两个字的横画较多,不要多写或漏写,还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同。
suǒ
下半部分是“糸”,不要误写成“系” 。
横
(横幅)
例:他蛮横( )地一把扯下墙上的横( )幅。
hènɡ
(蛮横)
hénɡ
多音字
hènɡ
hénɡ
【逶迤】形容山脉高低起伏、延续不绝的样子。
【磅礴】 气势盛大,文中指山势险峻。
词语解释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 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 (共45张PPT)[1]PPT课件 PPT优秀课件 PPT公开课课件 PPT免费课件下载 PPT优质课件
【腾细浪】翻腾的小浪花。
【走泥丸】脚下滚过的小泥球。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13根铁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万水千山】形容山水无数,文中指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 平平常常。
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
精读诗歌,体会感情
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根据下面的朗读节奏,自己再读一读诗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
七律 · 长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偶句末字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精神: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山绵延不断。
形容山巍峨高大。
意思:绵延不断的五岭,在
红军眼里,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
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
看来也只是小泥丸在脚下滚动。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意:金沙江湍急的江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写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上承“万水”,既写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的无数激流险滩。
“暖”既写五月春暖时节金沙江风高浪急、水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后的激动、喜悦之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泸定桥环境的险恶,照应上文"暖”字,表现红军处境的艰难和危急,反衬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寄托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大渡河
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
三军:
更加欣喜。
红一、二、四方面军,这里指全部红军部队。
尽开颜:
全部笑逐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爽朗,个个笑逐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结,想象,突出红军翻越岷山后的喜悦之情,充分表现诗人对红军指战员们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表达了作者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喜"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有表现他们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对长征胜利的展望,对革命成功的希望,这正是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动力。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和平而幸福,但我们也要学习红军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七律·
长征
分述
总起——不怕难 只等闲
大无畏的
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千里雪
总起——三军过后 尽开颜
万水
千山
课后习题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