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903 年,“高斯号”轮船为了探索人迹罕至的南极洲,驶进了南极。不巧,正遇上了大风雪。这艘船被冻结在茫茫的冰原里,进退不得。船上的人都非常着急,他们绞尽了脑汁,想出了各种方法。有人想用炸药把冰炸开,有人想用锯把冰锯开……可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收集到的黑灰和煤屑铺在冰面上,从轮船边上铺起,一直铺到最近的一条冰的大裂缝里,约有 2000 米长、10 米宽。在阳光的照射下,撒有黑灰和煤屑的冰渐渐融化了,“高斯号”终于脱险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五章 热传递
第18课 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学习目标
能通过实验得出热传导的特点。
能利用热传导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
用手捏住勺柄的上端,1 分钟后,会感觉到勺柄变热了。
第一部分 研究勺柄冷热的变化
想一想,刚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勺子的哪一部分是热的?哪一部分是凉的?
热
凉
勺柄是如何热起来的?
假设:我认为,热可能是从离热水___的一端,传向离热水___的一端。
近
远
当我们有清晰的思考方向时,就可以设计实验去验证了。
实验前知识补充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做热源,可以用什么做传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到热在物体中的传递。
热源
传热物体
传热现象
实验一
在金属棒上滴上蜡烛油,用酒精灯给金属棒加热。
实验二
在锅的金属把儿上滴上蜡烛油,用炉火加热铁锅。
实验三
在杯壁上滴上蜡烛油,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
实验现象总结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实验一:从酒精灯位置往外,蜡油依次融化;实验二:蜡油融化;实验三:蜡油融化。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个实验说明,热量可以通过金属传递;热的传递方向是从热端到热的远端。
它与我们的假设一致吗?
和我们的假设一致
通过我们的学习得知,在固体中,热的部分会让冷的部分也热起来。热在液体中也会这样传递吗?
第二部分 水温的变化
当我们把盛有热水的杯子放到盛有冷水的容器中时,热水和冷水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假设:根据热在同一物体中的传递情况,我认为,热水的温度会逐渐____,冷水的温度会逐渐____。
变冷
变热
实验四:冷水、热水的温度变化
材料:大烧杯、锥形瓶、温度计 2支、热水、冷水、铁架台。
实验方法:
1. 向烧杯中加入 300 毫升冷水,向锥形瓶中加入100 毫升热水。
2.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冷水、热水中,测出初始温度。
3.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4. 每隔 1 分钟观察一次冷水、热水的温度,将观察的数据记录下来。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描述热在冷水和热水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热从热水传递到冷水
热水降温,冷水升温,最后温度一致
总结: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结论:
热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同一物体中,热能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总结:
通过我们的实验探究得出热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不能够反向作用。这就叫热传导。
我们学习热传导的知识,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应用与拓展
观察传热现象
观察生活中的传热现象,并解释热是怎样传递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谁的解释正确。
暖水袋温度高,热从暖水袋传递到人身上。
饼铛温度高,热从饼铛传递到饼上。
当堂练
1.热在传导过程中( )
A.只能在同一物体中 B.只能在不同物体中传递 C.既可以在同一物体中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递
2.有两个水杯编号为1和2,用手摸1号杯子、感觉是热的,摸2号杯子是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将热分别传给水杯1、水杯2 B.水杯1将热传给手,手将热传给水杯2 C.手将热传给水杯1,水杯2将热传给手
3.在凉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
A.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 B.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C. 不能确定
4.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
A.冬天天气寒冷,双手不停地搓动,手感到暖和。 B.把手伸进热水中,手感到暖和。 C.戴上手套,手感到暖和。
C
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