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14个生词,理解“蹭来蹭去”等五个词语,重点指导书写“旅、救”这两个生字。
2.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并简单复述红头旅行的过程。
3.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4.学着复述故事、改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旅行”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板书“旅”】
2.谁来为它找一找好朋友?(预设:旅游、旅行【相机板书】……)
3.旅行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评:看来同学们去过的地方,有山、有水,去这样的地方旅行就叫——游山玩水。
4.有谁见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呢?【板书:边说边补全课题“在牛肚子里”】
5.读读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旅行路线?
6.读了课题,就知道这是一篇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7.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牛肚子里旅行吧!
二、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旅行是怎么开始的?结果怎么样?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到(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2.看来大家书都读完了,问题也解决了,看看这些生字你们是不是也掌握了呢?
第一组:咱们 捉迷藏 悄悄 偷偷 答应 卷进去
(1)咱们在课文中是指谁?(红头和青头)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这个字吗?(加一加)
小结:咱的左边是口,右边是自己的自,咱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
(2)多音字:在这组词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蓝色注音的几个字是多音字?你能读准确下面词语的读音吗?
从你开始开火车读。一个也不错。
应( )该 呼应( )
答理( ) 问答( )
第二组:拼命叫 救命 悲哀 一动不动 喷出来 流眼泪
这组词都是形容谁的呢?(红头)
第三组:急忙问 一骨碌 蹭来蹭去 笑眯眯 作旅行
师:这一组对你们来说也没有难度。
(1)指名读,骨在这里也是一个多音字。一骨碌在词语中有两个意思,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在文中“一骨碌”的意思吗?出示两个意思。
(2)文中说的是谁动作敏捷迅速?
三、略读课文,发现原因
1.梳理课文
词语都解决了,相信课文已经难不倒大家,那你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吗?可以借助提示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他们( ),红头不小心(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
2.师:咦,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请你先自读第1-6自然段,
预设: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的时候,不小心被牛卷到嘴里了。(哇,张之路爷爷把后来的过程写成了一次有趣的旅行,想象力可真丰富!)
3.小结: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四、精读课文,画出旅行路线。
1.思考路线
红头真是不幸,竟然在捉迷藏的时候被大黄牛卷进嘴里了,它在牛肚子里都到了哪些地方?
自读要求:
(1)默读课文,圈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位置。
(2)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连接词,将红头旅行的过程讲清楚。
2.画出路线
先默读课文并圈出红头的旅行位置,老师要请一位“小勇士”到黑板上来画路线,其他同学拿出作业单画一画。
3.发现方法
大家停下手中的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画对了吗?这位同学不仅画对了,还很有方法。你发现他的方法了吗?(按照先后顺序)评: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4.讲述路线
(1)如果你能面向大家,指着牛图,将红头旅行的过程讲清楚就很了不起了,愿意尝试一下吗?评:太棒了,掌声送给她。
(2)谁也来这样讲一讲。(红头躲在草堆里,先被牛卷到了嘴里,然后被吞到肚子里,接着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5.教学反刍
(1)为什么他可以做这样的旅行呢 ?
(2)教学反刍,对因为牛的本领很特殊,我们把这样的过程就叫反刍。
(3)读了这个故事,大家对牛胃的构造及吃食方式有什么了解呢?
牛的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消化食物的。
其实呀!这就叫——“反刍”。《百科全书》里就是这么说的。
6.科普童话
张之路爷爷用他丰富的想象将“反刍”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像这样的童话故事就叫科普童话。【板书“科普童话”】
五、生字学习
扫 救 命
观察结构,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感受到了童话想象丰富的魅力。
2.让我们一起先来回顾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板贴)
3.我们见证了一对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难怪课文一开始就说——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场惊险的旅行。
二、精读课文: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8-19自然段。
(2)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
开始吧,35页,准备好可以开始了。
我知道聪明的小朋友啊不止找到了三处。试试看。
2.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处,那每一处的字里行间又是怎么体现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呢?让我们一起一一细读,走入文字。
①预设1:红头被卷入牛嘴的那一刻真是太危险啦
哪对同桌来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
那么,你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示提示
预设1:“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1)小结:是的,当青头听到红头拼命叫的时候,他很着急,谁来拼命叫一叫?
(2)当红头大呼救命,青头立马回应,这就是朋友
(3)谁来演一演红头和青头的一呼一应?
②预设2:第10自然段
(1)谁再来读读?
(2)你为什么这么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红牛很害怕。
是的,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红头大呼救命,如此害怕。青头又是怎么做的让你感受到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呢?
(4)谁来具体说说看?
(5)一下子蹦,一骨碌爬动作很敏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青头很着急
为什么着急呀?
(6)那么谁来着急地替青头大声喊一喊?
还没有喊出来,谁再来大声喊一喊?
声音很响,着急的时候,语速是什么样的?快
谁来着急地读一读?
(7)小结:躲过牙齿,寻找生机,知识丰富的青头在红头危难之际机智地告知他方法,这就是好朋友。
③预设3:接着,随着一团草,红头又被吞到——牛肚子里(板贴)
(1)读好鼓励:他来到了牛肚子里(画箭头)情况越来越糟糕。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请你们继续往下找,接下来你们又找到了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2)刚才我们通过青头的心理,动作,语言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深情厚谊,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青头又是怎么做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跳”你抓住了这个动作,其实有的时候对话更能体现朋友间的友谊。
请生读青头的话,这段话青头是想说些什么呢?
(3)在红头以为自己马上就死掉时,青头给他鼓气,你来读。
语气再坚定一点,你来,你来,再来。
当红头害怕哭泣,青头给予鼓励,这就是朋友。
(4)感受心情:唉,如果你是红头,听到了他的鼓励,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呢?
很温暖,有了勇气,有了力量。
是的,不要怕,我听说——引读
(5)认识胃:这大大的牛肚子里,有四个胃呢,板贴,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贮藏,谁能给她换个词?(储藏)
那有没有危险?暂时还没有,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消化”是什么意思?是的,让食物变成我们人体可以吸收的过程。
(6)如果来到第四个胃会怎么样?必死——无疑
可是——引读
(7)看来,当红头危险加剧的时候,青头给予鼓励后,还告知缘由,增强信心,这就是朋友。
(8)是的,这时,面对恐惧绝望的红头,青头是怎么给他鼓励的?他说——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在恐惧时,鼓励会给人力量,你再来。一起来读。
3.正如聪明的青头所想,红头在牛肚子里和草一起蠕动,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就可以轻松得救了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预设:抓住了关键词:一动也不能动
预设:送回牛嘴,牛要开始细嚼慢咽
是的呀,生机永远伴随着新的威胁。一旦红头和草回到牛嘴里,牛就要开始细嚼慢咽,那就死定了呀。就在这时,青头是怎么做的呢?
请生读。
4.理解蹭来蹭去:他是蹭,蹭是怎样的的?
哦,是这样子的,来回地——摩擦
在哪里摩擦?牛鼻孔里
一个小小的蟋蟀,他钻进牛鼻孔里,来回地蹭来蹭去,就好像给牛?挠痒痒
5.感受危险,体会情感:同学们,你可知道,在牛鼻子里蹭来蹭去,稍有不慎就会怎样?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当红头生命垂危,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全,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救红头,难怪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结尾:蹭着蹭着,大黄牛的鼻子就痒了,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喷嚏,谁来打一个。再用力点,谁再打一个。
真有力!我们一起打一个,把红头喷出来了!红头终于得救了!它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千言万语化作了三个字——谢谢你。
青头高兴朋友的高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6.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正是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把红头旅行的历程写得一波三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旅行和充满关爱的真挚友情。
当红头有难,青头一次次地设法营救,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7.感受科普童话:其实这个故事啊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反刍”。跟老师读,《百科全书》里就是这么说的。
8.张之路爷爷用它丰富的想象将“反刍”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你更喜欢这个童话还是老师刚刚介绍的这段介绍呢?
是呀,这就是童话的魅力,他就是写孩子们能看得懂又爱看的,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就叫科普童话。板书:科普童话
三、作业设计
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这些故事,进一步感受科普童话的魅力。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讲好这个故事,并尝试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