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南方地区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学习目标:
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主要地理事物及分布,分析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8-12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是指 以南, 以东的地区。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为“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 ”之称。 、 、 、
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 、 、 、 等是本地主要农产。
2、南方地区中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族,过泼水节的民族是_________族。
3、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其类型为 ,其特点是
。因其 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水系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和河运最发达的。就是 河的流量也为黄河的7倍。
4、我国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主要是 、 南部、 和 。
5、比较南北方地区交通方式:
传统交通工具
现代交通方式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5云南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如 、 、 、 等,将发殿成为“ ”。昆明四季如春被称为“春城”,其原因是:
。
6、南方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
。
(二)、合作共建
1、根据学习的北方地区,对比填写南方地区的相关内容
面积/人口
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
主要河流
农业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2、连线。
江西德兴 铅锌
贵州铜仁爱 锑
湖南冷水江 锡
云南个旧 汞
江西大余 铝土
广西平果 钨
湖南常宁 铜
(三)、课堂总结:
1、南方的主要地理事物:
2、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四)、诊断评价
1、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 地区,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省,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省。最南的省是_______,最北的省是______,最东的省是________,最西的省是______,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____________,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土壤
3、下列农作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产量都很大的是 ( )
A、棉花 B、甘蔗 C、甜菜 D、油菜
4、下列铁矿产地中,距离武汉最近的是 ( )
A、马鞍山 B、迁安 C、鞍山 D、大冶
5、下列著名古都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
A、洛阳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6、写出下列美称分别是哪地形区域或城市:
天府之国 鱼米之乡
北大仓 塞上江南
黄金水道 春城
羊城 草原钢城
钢都 泉城
课件22张PPT。【学习目标】
1、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2、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南方地区的工业和主要城市。
4、南方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预习成果展示1、自然地理概况【原理再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思路1、径流量的大小及(水位)变化。
2、含沙量大小。
3、有无结冰期。
4、水能
5、汛期长短、凌汛。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南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南方地区有哪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季风水田农业
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预习疑惑答疑】【思考感悟】2
一、自然条件
1、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无结冰期)。
2、干支流通航里程长。
二、社会经济条件
a、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
c、干流航道与多条铁路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沟通内地和沿海,联系南北方
【原理再现】如何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流速——地形水量、
水位变化 ——气候
结冰期流域内的经济航运条件【思考感悟】3
深受夏季风影响,雨季长【思考感悟】4
1.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
2.以沿海开发城市和经济特区为中心,便于吸引外资。【思考感悟】6
1.多山地形。2.地势起伏大。3.地质灾害频发。精讲点拨一 “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农业的发展条件有利条件
1、气候:
2、土壤:
3、地形:
4、水利工程:
不利条件
1、多阴雨
2、植被遭破坏冬暖夏热,雨热同期;北面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难以进入紫色土土壤肥沃位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都江堰水利工程既防洪又灌溉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探究一:“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
(4)历史: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1)地形:(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水源: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业基础好,种植历史悠久。
2.不利条件
(1) 洪涝灾害和伏旱
(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精讲点拨二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1、成因
2、治理措施
(1)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2)地形崎岖。(3)能源短缺,滥垦滥伐,植被稀疏。(1)发展立体农业。(2)封山育林。(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小水电、沼气丘上林果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立体农业的典范——江西千烟洲绿树戴“帽”农田裹“脚”金果缠“腰”﹡低产红壤——有机质少,酸性,黏重
1、成因
2、治理措施
(1)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2)降水多,营养物质流失多。(1)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土壤酸性。(2)增施沙子,降低黏度。(3)种植茶树、杉木、马尾松等,防止土壤流失。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探究二: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导致经济损失更大,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提示:(1)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单位土地的产值高。(2)南方地区地表疏松,土层较薄,一旦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形成石质裸露,恢复困难。(3)南方地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关注受灾体【课堂小结】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
【体验高考】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量的比值高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台风影响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