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不弱。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
1.袁绍的优势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曹操《蒿里行》
曹操看清了反董联盟内部各自心怀鬼胎,毅然退出决定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请问曹操都需要具备哪些实力?
材料一:“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尊)奉天子以令不臣(向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2.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政治上: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阅读教材P80,从中找出官渡之战的相关信息
时间
交战双方
经过
特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以少胜多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曹操 2万VS袁绍 10万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二、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1.官渡之战
粮
水
河
水
濮
水
济
水
鸿
沟
白马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阳武
乌巢
官渡
黄河
水
河
水
濮
水
济
水
鸿
沟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一万
曹军三四万
十万袁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
曹操声东击西,佯攻延津。
袁绍中计,大军西调,欲堵击曹军。
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解围,留在此处的袁军几乎全军覆没。
袁绍不受教训,令全军渡河,直扑延津南,追击曹军。
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西撤退。
曹军故意将辎重丢弃在道路旁边。袁军纷纷争抢财物。曹操趁机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
敌强我弱,曹操决定诱敌深入,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
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继续南下,与曹军在官渡僵持。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辎重全在乌巢,命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不战而乱,曹操率军乘胜追击,7万袁军全军覆没。袁绍带800骑兵逃回。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袁 绍
曹 操
官渡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儿子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在得胜回师途中,他东临碣石,写下了《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人,是汉朝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其为人谦和、礼贤下士,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曾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201年投靠荆州牧刘表,驻守在荆州的北边新野县,为刘表镇守北境。后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成为群雄角逐的一股重要力量。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任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1)背景:
2)时间:
公元208年
曹操PK刘备、孙权
3)交战双方:
诈降、火攻
5)特点:
以少胜多
6)结果:
孙刘联军获胜,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战术:
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赤壁之战
阅读教材P81,从中找出赤壁之战的相关信息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水
水
汉
江
(九江西南)
公元208年,曹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
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
曹操前往江陵。
刘备派诸葛亮前往联合孙权。
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
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
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
(1)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2)胜利的一方都是指挥得当、采用火攻。曹操火烧乌巢,周瑜火烧赤壁;袁军和曹军失败的因素都有指挥者骄傲轻敌、指挥失误等。
(3)都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官渡之战”中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败在孙刘联军手中 曹操兵败的原因有哪些
孙刘: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客观)
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主观)
①组成联军;
②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③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曹操:
孙刘联军约5万
赤壁
曹操20余万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文学作品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三国演义》的描述
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脑洞大开增加戏份,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
——《三国志》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奸雄
英雄
你如何评价他呢?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
曹操死三国始
曹操用人唯才,统一北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历史进步。
性格狡诈、多疑、残暴,骄傲自满。
一分为二
客观公正
思维拓展
经营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1.赤壁之战后的势力发展
1)曹操:
2)刘备:
3)孙权:
得到湖北、湖南大部分,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南、湖北。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操
孙权
刘备
二、三国鼎立的最终形成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曹魏:220年,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马钧·翻车
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实力最强。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许昌曹魏古城
3.三国各自的治理开发
(2)孙吴:229年,建业
①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②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221年、成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蜀相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尽忠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治国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受到蜀中各族人民拥戴。
蜀
锦
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是政治上的分裂,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州牧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