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4 14: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类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 齐 梁 陈
东汉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北朝
南朝
前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给历史人物做名片
姓名:
朝代:
简历:
代表作品:
贾思勰
北朝
北魏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齐民要术》
一、民生之本——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如何理解“齐民”和“要术”?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要术"指谋生方法。
贾思勰为什么要写《齐民要术》?
为了恢复生产,保障人民生活,巩固政权
2.《齐民要术》概况
(1)成书过程: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以及具体谷类、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等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作物栽种和果树栽培等
卷五卷六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等
卷七卷八卷九 食品酿造、加工、贮藏和手工业等
(2)内容:
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广泛且丰富
材 料 研 读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3)思想: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②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③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总结《齐民要术》反映了哪些农业生产思想?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地位
从个人因素和时代特征分析《齐民要术》的成书条件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农业文献和农业谚语进行艰苦、广泛的实地考察,撰写了这部农书。
这部书的完成还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即北魏统一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是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社会背景。
名人信息卡
祖冲之
二、科学之光——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杰出的科学家,精于数学、历法和机械制造。
①圆周率——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缀术》—与其子合著,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
影响: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精确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所以有人将圆周率叫作“祖率”。领先世界近千年。
1.成就——数学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总结了
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
算为中心的特点。
中国人发明的计算工具——算筹
算筹:一般长为13-14厘米的小棍子,多
为竹制。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
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
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他用割
圆术算出的圆周率值是3.1416。
①《大明历》——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影响: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最大的特点是改变“闰法”和采用“岁差”。《大明历》的编制成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1.成就——天文历法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祖冲之千里船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日行百余里
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1.成就——机械制造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3)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
(1)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时间: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三、艺术之韵——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艺术
①、锺繇: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尊称:楷书鼻祖
②、胡昭:擅长行书、草书、隶书
胡昭作品
锺繇《宣世表》
(1)曹魏时期
钟氏小巧,胡氏豪放
宣示表》是钟繇写给魏文帝曹丕的奏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
胡肥锺瘦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2)西晋时期
“书圣”王羲之
①生活朝代:东晋
②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③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④代表作: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东晋时期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痛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影响: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团成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兰亭序》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行云流水,酣畅自然;
极富变化,神采各异。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4)北魏时期
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评选,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 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已于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绘画,宗教画
占主要地位。东晋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
物传神。《女史箴
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其画: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魏晋时期,由
于山水诗增多,山
水画开始形成。
2.绘画
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
原因: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佛教的麻痹作用;
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3.雕塑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延伸阅读: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出了《水经注》一书,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散文汇集,对后世的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的影响。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北史·郦道元传》
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郦善长注水经,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
——《唐六典》注
合作探究: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图片,分析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②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对外交流的频繁,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领域 人物 时代 成就
农学 贾思勰 南北朝
数学 祖冲之 南北朝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书法 王羲之 东晋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雕塑 南北朝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测算了一年时间;《大明历》
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等[duì]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