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和社会治理都离不开官员,官员道德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效果。中国与西方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学习与借鉴。
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在世界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调整
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时序,也有空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影响的关系,体现了时空观念。总体上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第5课
中国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先秦
秦
汉
魏晋 流于形式;
唐
宋
元
明清
预习思考1:本课可以分成哪三个主题?
从世官制到举荐与军功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征辟制、积功劳为官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形成
科举制完善
蒙古传统方式和科举制
科举制发展与僵化
上计制
吏部考核
考察考满考课制度
御史大夫
御史台;道;
御史台;路;台谏合一
督察院;六科;科道合一;
御史中丞;刺史
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选官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
预习思考2:根据教材内容对下表进行填空。
一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问题: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有哪些趋势和特点?
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学习任务一: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
根据图4和材料2、3,解读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2 成王(前1043年-前1021年在位)少,周初定天下……召公为保,胃公为师。
--根据《历史学习图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材料3 (公元前841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1 找出三则材料中多次出现的人物
“周公”“召公”
2、根据图4推测周公、召公的身份
“武王之弟”→周天子亲属→姬姓贵族
3、根据材料2分析周公、召公的职能
辅佐成王
4、综合材料2和图4,周公、召公与相似身份的 康叔、唐叔虞身份职能产生了怎样的差别
康叔、唐叔虞受封为诸侯,周公、召 公 则留在成王“左右”,辅佐成王
5、比较材料 2、3,关注时间信息,两则材料有无冲突、矛盾之处
两则材料时间相差近 200 年周公、召公不可能活这么久
6、能否通过历史解释将矛盾合理化
两则材料的周公和召公不是同一个人,材料3中的两人很可能是材料2中周公、
召公的后人,继承了这一称号
世官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官位世袭制度,以血缘为选官标准,贵族世代垄断高官,目的是维护贵族特权和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
学习任务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举荐为官和军功授官以才能、军功等作为选官标准,打破贵族血缘的特权垄断,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材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 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
阅读材料,讲述“鲍叔荐管仲”的故事,并从中解读出关键历史信息
齐国内乱,少时好友管仲和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后,鲍叔牙向其 管仲。鲍叔牙举贤不避亲,小白用贤不避敌。这是春秋战国时 的典例,它打破了 , 但由于举官效率较低只能称为美谈,难以形成常制。
举荐
荐举制
贵族对官位的垄断
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
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2: 秦朝采用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目的何在?实质是什么?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材料2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 (东汉顺帝)从之。
-《后汉书·左雄列传》
材料4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材料3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1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书·武帝纪》
学习任务三: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问题3:据材料分析汉代察举制的影响?
材料1提取到什么信息?
汉武帝重视“举孝廉”
汉武帝为何重视
通过“举孝廉”选拔人才
材料2提取到什么信息
年龄要求是对察举制的补充年龄做出限制
东汉时期为什么要对察举制年龄做出限制
,有可能是因此前察举制推荐出的人才因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从政效果不佳
材料3提取到什么信息
曹操个性放荡却在20岁时就以“孝廉”科目被举官
与材料2对比有无矛盾之处 ?体现出察举制演变的什么趋势
说明察举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不再像以往一样重视品德与才能,更多被豪强大族所掌控
问题3:据材料分析汉代察举制的影响?
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
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问题4:根据教材P30第3段,根括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东汉末年察举制出现弊端,选官权被豪强掌控,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战争频仍,士人流散,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统治者对人才的需求。
问题5:根据材料与所学,应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通典·选举典》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
积极:建立之初,重德才,起到选拔人才作用;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性:随着门阀势力发展,只看重家世,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问题6:根据教材P31第4段和所学,概括科举制产生的背景。
1、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更多参政的机会;
3、统治者对人才的需求;
4、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5、前代重“才”和考试选拔人才的经验积累。
开创
正式形成
持续发展完善
学习任务四:科举制的变与不变
材料1: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诗歌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老夫前言戏耳!”
——王定保《唐摭言》卷七
材料2: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爱憎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问题1:以科举制为知识背景,对材料1中白居易的故事进行历史解读
问题2:阅读材料2,尝试以考试程序的完善说明此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
唐初科举制已确立,但场外因素比如高官名人的推荐仍然对官员选拔有一定作用。但隋唐确立的考试选官制度体现了科举制的进步
从隋唐到两宋,科举制在考试程序上的进一步严密化、完善化,在考试公平性上有了更为充分的保障。
学习任务四:科举制的变与不变
材料3: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问题3:概括材料3的历史现象,推测其实施的初始目的并根据所学分析其实施的影响。
初始目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体现公平性
不变的:公平是科举制作为考试选官最核心且始终不变的特点
变的:科举制在向程序公正和评判标标准化方向不断强化,乃至产生了八股取士的异化(初衷与实效背道而驰)(科目、科举人数、程序、内容、形式)
问题7根据教材和所学,你知道两宋科举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吗?明清时期科举制衰落的主要表现
(1)“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放宽考试资格限制,扩大选才范围。
(2)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场布置、进场搜身、锁闭考场“锁院”等,创立试卷糊名、试卷重新誊录等制度,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
(3)考试程序与内容有变革。两宋创立殿试制,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4)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衰落:考试形式(八股取士)和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日益僵化,不能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 。
问题探究1:研习史料并结合所学,客观评价科举制。
材料1: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2: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
材料3:“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材料4:(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问题探究1:研习史料并结合所学,客观评价科举制。
积极 打破了特权垄断,夸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对东亚国家和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消极 过于侧重学问标准,相对忽视对品德的考察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
强化儒家正统地位,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期逐渐僵化
是统治者控制读书人,维护统治的手段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荐举功劳制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两汉 (汉武帝)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始于曹丕)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血缘
才能;军功大小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由家世、道德和才能到只看家世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问题探究2:完成下表。据教材并结合所学,从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基础、选拔模式、选拔权力五个方面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更加科学客观。
(2)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科学和公平。
(3)选拔基础:日益扩大,由封闭走向开放
(4)选拔模式:趋向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
(5)选拔权力: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
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选拔方式、标准、作用)
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
问题:
1、中国古代官员考核、监察制度是如何演变的?有何特点?
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官员考核、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核: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
监察:指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
朝代 制度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两宋 每年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三年初考 六年再考 九年通考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三年 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
六年
清朝 考课制 三年 官员奖惩的依据
问题1:据教材叙述完成下表内容。概括古代考核制度的趋势和特点。
上计制
尚书省吏部考核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地方行政长官
九品以上官员;地方官员
任职期满官员
外地官员
京官
京官
外省官员
每年岁末
“计簿”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趋势和特点:
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有专门的的考核机构
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考核逐渐严密,标准细化
品德与政绩并重
奖惩结合
考核与监察结合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 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问题的看法。
问题2:张居正的主张是什么?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
问题3: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
问题4: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有什么启示?
⑴张居正主张加强落实对官员的考核,以澄清吏治;⑵明中后期吏治腐败,张居正实行改革,整顿吏治,以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官员作用;提升官员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⑴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⑵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制度,落实考核职能;考核应与奖惩紧密联系;考核要有强有力的监督…
中央 地方 特点
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台谏合一
都察院、六科
州刺史
道(监察区)
路(监察区);通判
起源早,沿袭发展
机构独立;
垂直管理,严密监察网;
监察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
监察方式多样;
注重法规制度建设。
皇帝掌握最高监察权;
严格选任,服务于皇权;
评价: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①服务并受制于皇权;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问题5:据教材叙述完成下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御史大夫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科道合一”
明代监察御史代巡各省,清停止;按察使司;清代密折制度
【时空定位】
三、本课思维导图
认识:
中国古代官僚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不同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反映了统治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需要,总体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其完整性、发展性和连续性为世界罕见,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仍有其借鉴作用。
考核与监察是历代官员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官员队伍有效运行、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保障。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不断完善、发展,日益法制化、规范化、严密化。考核制度在发现、提拔德才兼备之人,激励官员忠于职守,勤勉为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制度在对行政权力的制衡、惩恶扬善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对今天仍有积极影响。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