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以讲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发展及在此影响下,两岸民间交流的种种表现为主要内容。由于第12课明确的解释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学习本课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比较热心,从前课学习中已经对“一国两制”有所认识,报纸电视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备课教学需要把握住学生,围绕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拓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并锻炼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图片、诗歌和联系实事热点等环节来讲授新课,同时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以台湾歌曲作为暗线衬托“和平统一”的主题。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这方宝地的热爱与珍重。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 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与方法
导入新课:
投影:《爸爸去哪儿》的音乐、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来一次台湾之行,来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
朗诵诗歌,体会思乡之情
引导回答1:哀叹两地相隔,期盼统一团圆
创置情境,为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1、视频:介绍宝岛台湾。
2、说说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3:阅读课文65至66页,找出(《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
4: 看视频,抢奥特蛋,回答问题。统一大业仅靠大陆努力不够,需要台湾当局在正确的立场上积极的配合。过渡至两岸共同推进统一事业。
说明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主要两岸民间组织交流情况,强调“九二共识”
5、用事实说明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正视因为统一乃大势所趋,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交往更加密切
6:今日台湾,中国能否完成统一大业?
7:为马英九出谋划策以助两岸关系的加强。
投影两岸往来图片,突出“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经济往来局面。
本课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基本内容
通过视频了解下美丽的宝岛台湾。
帮助学生大致回顾近代史上台湾被割让和收复的过程,并引出下文。
引导回答2: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说明两岸的“缘”
说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团圆”
学生合作探究
让学生大胆设想
引导学生从历史趋势、方针政策、综合国力等各方面分析统一事业必定成功的原因
充分展开想想,为两岸交流增加新方法,但要铭记两岸交往的原则。
回顾旧知,巩固新知
回顾旧知,说明各方面渊源的同时进行学科的融合。
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胆运用新知识解释身边的 问题。
图文并茂,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并进一步认识到统一事业定会成功,应为之不懈努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训练其基本学科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课创设了情景《爸爸去哪儿》,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对这堂课的兴趣和好奇。运用了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改善课堂效果,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成果。
课件65张PPT。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我是代理村长李锐,欢迎大家来到台北市。参加这次节目的除了五位明星爸爸和五位小明星,还有一位对台湾很感兴趣的历史老师。
祖国的宝岛这么美丽的地方是kimi的家。我们这次的任务和历史有关。在布置任务之前,我们先让这位历史老师为大家说说台湾与我们大陆的历史知识。今天大家来到台湾,那当然我们先要认识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追溯历史 同根源
卫温赴_____,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检司,
_____收台湾。
清置_______,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夷洲成功台湾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1895年1945年1949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情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台湾问题的由来回顾历史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了台湾海峡。历史知识普及完毕。孩子们咱们现在要抽取房间号啦!我们抽到了一号房,那这家的主人是谁呀? 马英九(1950.07.13—)看:是中国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先生。 原来是马主席家,好幸运啊!当然,他是国民党主席。2008年获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12年获得连任。赶快看看村长给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是什么呀?好!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噢。大家赶快行动吧。村长给我们的任务是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帮助马主席整理资料。题目是: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政策。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任务一奖励kimi和大家每人一枚奥特蛋。好开心啊!但是村长,台湾居民什么时候才开始来大陆的呢?这个问题提的好啊。这又要请教历史老师啦!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逐步开放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母女相见台湾老兵魂归故里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吗?下面我们进入游戏环节。来体验两岸交流发展的步伐。全体小朋友都要参加,表现好有奖励的噢!我要奥特蛋看视频,抢奥特蛋,回答问题奥特蛋1号奥特蛋2号奥特蛋3号奥特蛋4号 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个关于两岸交流的民间组织?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1991年大陆成立了哪个关于两岸交流的组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海协会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九二共识1992年,双方达成了共识,简称九二共识。那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了什么会谈?有何意义?意义: 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可惜我们的两位爷爷在2005年都已经过世了。但他们为两岸发展所做的贡献永远被大家铭记。那海基会、海协会后来的发展呢?有新人接任了啊。并且海峡两岸的交往进入到了第二个里程碑。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二个里程碑2008年6月 北京 陈江会谈陈云林江丙坤海基会董事长海协会会长包机/赴台游
熊猫赴台
海协会赴台正是两岸人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啊!我们来看我们新当选的习主席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原来因为有这次会谈的结果,《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才能有台湾之行呀!村长,我长知识啦!
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纳入我们党代会的报告,明确指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2013年10月6日,习近平在印尼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两岸政治分歧
终要解决1987199219932008九二共识汪辜会谈陈江会谈20131949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八项主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打破两岸僵局19952005十八大党代会度进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请哪位小朋友用事实说明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任务三政治
交往经济
交往文化
交往2005年连战大陆行——破冰之旅2005年4月29日,胡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政治会谈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桥之旅”搭桥之旅政治会谈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 2008年12月23日,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 抵达台北。 寄予了两岸人民的美好祝福。 2011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
1978年以来两岸贸易总额发展态势经济交往密切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经济交往密切经济交往密切台湾名品博览会经济交往密切赴台湾旅游2014年3月22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蒋介石故居——浙江省奉化市举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出席此次论坛。期间在蒋氏故居祭祖。文化交往两岸炎黄子孙共祭黄帝陵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敬献花篮。 2002年2月,台湾地区佛教界
恭迎陕西法门寺佛指舍利顺利抵达台北。 宗教交流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是大陆与台湾学生之间进行的著名辩论赛事。活动始于2002年,至2013年已举办12届。 学生交流周杰伦陈乔恩海峡两岸的发展形势喜人啦!那么今日台湾的情况怎么样呢?下面这个任务就请石头小朋友采访马主席。任务四马爷爷,您好,您怎么看待两岸的关系呢?
人不大,问的问题很专业啊!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台湾未来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两岸缔造了60年来最和平的台海情势,期许两岸在未来四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 今日台湾马英九
2008年至今台湾当局领导人谢谢,马爷爷。
真厉害。还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哪些努力?这个需要大家一起完成啊! 合作探究:
我国政府:
台湾当局:
青少年: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任务五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哪些努力?我爱台湾,反对台独!台独是走向死亡之路Ch na如果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 设计一条呼吁
台湾回归的宣传语。激情创作小朋友们,台湾之行圆满结束啦。我们学到了很多海峡两岸交往的知识。下一期节目再见! 再见!小结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三通”开始。
“海基”“海协”,成立组织。
汪、辜会谈,达成共识。
八项主张,指导实施。
一个中国,必须坚持。
鼓吹台独,必遭惩治,
密切交往,统一所趋。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三不政策B大显身手2、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3、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A4、1993年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C5、位于海河岸边的天后宫,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中国三大妈祖庙。如今,宫门前所立的一对瑞兽是台湾信众捐赠的。这反映出海峡两岸( )
A.都是中华民族 B.有共同的语言
C.有共同的文字 D.有共同的传统文化D 6、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成功实践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 D.①②④ B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中国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祖国的宝岛台湾,何时才能回来?我们期盼着……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大陆对台湾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对台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八项主张核心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大力发展两岸关系。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
于2005年3月14日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胡锦涛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四点意见:
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绝不动摇;
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
放弃;
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
方针绝不改变;
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
不妥协。